|
. 抗疲劳的原理是通过下加0.6D~0.8D,以减轻的调节负担,起到近业的持久舒适。随着保健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用一种产品包治一切的时代不复存在了,产品有了更窄的定位与更强的针对性,这和专业分工也差不多,五官科不是分出眼科了吗?眼科不又分支出视光来了吗?那么既然产品的针对性提高是一个事实,我们为什么不客观地承认这种事实呢?全年龄段适用的抗疲劳镜片就等于适合所有人戴吗?厂家没有这么说过。实际上作为专业人员,就有义务、有责任来区分不适人群并向适配者积极推荐,这于人于已都有好处。但还是有一些专业人员抱着“不能全民皆适用就是有缺陷就不是好产品”的心态来看待新产品,说到底还是意识里对产品细分的发展趋势的不认同。
这里面也有另方面的问题,生产商的心态也有变态的一面,每推出一种产品就说是“全功能”,有意无意地把它夸大为“万能产品”,这实际上也违背了产品细分、突出针对性的原则,反而利于营销推广。“万能”看起来强大,实际上等于“万不能”,在这个产品纷纭的细分年代,全面出击不如功其一点,治百病不如治一病,实际上抗疲劳镜片的致命伤正在于没有一个明晰的针对人群,从而使产品失去了个性和针对性,不利于推广。
另一个问题是价格定位。依着生产商说法,这种片的针对人群是“全民疲劳者”,且不说它能否有这样的功效,单从市场推广看,全民的东西必需要有对全民都有亲和力的价格,而它的价格却是高高在上,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注定了它在全民推广上的困难。
第三个比较令人费解的是它的专业定位。明明是有下加的渐进片的延伸产品,却非要说是“单光镜片”,这种敢于挑战世界视光人士认知的新提法,动机是什么?因为说是单光要比渐进的好卖?还是单光比渐进的科技含量高?搞不清楚。我想它这样定位的本意,唯一的可能还是为了给“全民适用”找依据。因为要想让没有视力问题的人也戴上眼镜,你不能说他有视力问题,而只能说自已的眼镜是平光眼镜,然后在平光的基础上“动点手脚”,即减少调节使用量。但这样做的后果是给专业人士留下了“忽悠产品”、“炒概念产品”的印象。忽悠也是需要勇气的,生产商可以理直气壮地忽悠眼镜店,但眼镜店未都通做到理直气壮地忽悠顾客,这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底气问题。
综上所述,抗疲劳镜片在产品上没有问题,但在市场的定位与推广方面,还有一系列问题。而我们国内的厂商是不关心这些问题的,他们以为自有依视路和豪雅来解决,自已只管山寨他们的东西就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