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焦点FOCUS 于 2014-7-30 12:21 编辑
在本文的连载1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眼肌的解剖学原理和生理结构,这些对于柱镜矫正的轴位和度数的调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具体的操作流程。
双眼视条件下的散光平衡新方法--连载02
文 Fritz Passmann
初步验光完毕后,有时候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对单眼视觉进行协调之后并没有出现之前期待的效果,当双眼视时,视远区的视物效果并不清晰。申德(Schendel)曾经于2001年发表过相关文章,在文中探讨过一些典型的案例,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双眼视条件下,矫正柱镜的轴
位较单眼视时会发生变化。
申德为此发明了一种比较测试法,即通过正偏振分离,对每只眼睛单独进行轴位调校。在双眼视条件下,轴位的变化在5°到10°之间,这个研究结果与最新的双眼调节测试结果相同。他在当时就指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眼球隐斜的存在。
柱镜轴位的矫正精确度对于先进的渐进镜片的适应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镜片表面设计得越复杂,矫正眼镜和验光结果之间的贴合性就要越强。如果柱镜的验光结果稍有差池,渐进镜片的应用区域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鼻侧。迪特·卡德(Dieter Kalder)曾经对此做过生动的描述(见图1)。
鉴于上述原因,在做单眼验光时通常可以给出一个稍小的柱镜度,如果觉得有必要,再将柱镜度加大。询问顾客的感受时,如果对方回答“可以接受,感觉舒适”,则证明,我们离眼睛未知的、真实的屈光度更近了一步。
通常,测量0.12dpt的柱镜度时比较困难。完成初步测量之后,移开交叉圆柱镜,再用0.12dpt单位的检眼排镜进行复检。用这种方法测量出的结果和波前像差仪的客观验光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但是,一切的前提都在于,顾客的眼睛能够分辨出这么细微的差别。
使用这种方法,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渐进镜片的适配性。如果已经测得顾客的主导眼,在之后的验光过程中,就会发现每只眼睛在轴位发生变化后所产生的新问题,这也解释了顾客拿到成镜后戴镜不舒适的原因。
除了申德测试法外,现在大多用的是Mailshop公司研发的电子融合测试法(见图2)。
在图2中我们能在视标周围看到非常明显的黑色条纹,这些条纹用于融合锁定眼球的旋转。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已经阐述了“眼球发生强烈融合是一种生理需求”这一概念。这些黑色条纹无法用偏振分离,只有这样,眼球的子午面才能够稳定。同时,视域的中央还有一个再次的融合锁定。
为了能够实现轴位的平衡,在视标板的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个圆形的视标,它们的尺寸比视标板上最大的视标大出两级。视标板的上半部分用来检查右眼,下半部分用来检查左眼。
在完成了球镜补偿之后,我们也就实现了验光平衡。按照传统的单眼验光方法,我们要在双眼视的条件下用这些圆形视标进行轴位平衡。也就是说,要用交叉圆柱镜交替检查,并询问顾客的感受,以确定矫正柱镜的轴位。
图3a至3f演示了一只眼睛的检查步骤。然后,再用交叉圆柱镜反复翻转并询问顾客的感受,实现柱镜度数和轴位的精调。
由于试镜架空间有限,无法在试戴片和偏振片之间加入交叉圆柱镜,因此,需要在试镜架的外面迅速翻转交叉圆柱镜(见图4a至4c)。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客户提问是非常关键的。当验光师拿走交叉圆柱镜时,顾客会在短时间内失去45°的斜向交叉柱镜视物效果。如果顾客能感觉到差别,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要求,就只需要在这两个位置之间进行比较了。
值得强调的是,一定要反复手动练习这种方法,保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在顾客的眼睛前调整交叉圆柱镜的角度。手持交叉圆柱镜时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测量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交叉圆柱镜的错误操作会导致矫正柱镜的轴位错误。这里并不推荐在偏振片前对交叉圆柱镜进行轻轻的旋转。验光人员的坐姿不正,将会导致手持交叉圆柱镜的角度和姿势错误,并最终导致试镜架上刻度的双重错误(见图5a和5b)。使用综合验光仪时则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双眼视的轴位调节是否真正获得了成功?在确认最终结果之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顾客的头位不能歪斜,验光期间顾客的头部不能晃动。
·试镜架必须精确、稳固地佩戴在顾客的头部。如果试镜架滑落或者折叠,必然会导致柱镜矫正轴位发生偏离和误差。
·偏振分离器必须精确地安装在试镜架上。如果偏振方向发生了1°的偏差,就意味着另外一只眼睛的视觉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验光前推荐先使用裂隙灯进行泪膜检查。在进行轴位调校时,顾客的眼睛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眨眼频率降低,有时会导致泪膜不稳定,甚至破裂,这些都能造成视力降低。
·年龄较大的顾客,眼睛已经开始干涩,验配结果通常都不好。问诊时顾客通常对自己的视觉感受表达不清楚,此时可以考虑使用泪液替代品,或者要求顾客多眨眨眼睛。
·一般来说瞳距较小的顾客验光较难。小瞳距导致顾客的视物景深较大,同时也影响了他对视物效果的准确表达。
·如果观察的时候发现,在双眼视较差的情况下还可能伴随着不同的角膜图像。此时就要按照哈式测量法进行棱镜矫正。
传统的验光方法已经使用了数十年之久,从未发生过变化。德国著名的汉茨·迪佩斯(Heinz Diepes)教授在他的“蓝色经典”视光巨著中详尽地解读了这些方法。现在,市场上又出现了新的方法,即不用视力矫正手段,仅凭在眼镜上加一副中和镜片就能令视觉接近最真实的自然感受。新型的投影技术肯定能促进验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副成功的眼镜是由问诊、验光、镜架适配、镜片定中心以及高品质的镜片加工技术等多个环节共同协作而成。
作者简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