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潭清千尺 于 2014-7-20 19:44 编辑
物体在视网膜上结成倒像,这是我们视光从业者所周知的。今结合几种资料把这个观点在历史上的提出与证明过程简单说一下
1.这个观点首先由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开普勒(Kepler)于1611年提出,他用几何光学和光学仪器解释眼的屈光成像,指出外界光线经晶状体曲折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像而产生视觉。因为这一推论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不符,很多人质疑既然成像是倒像可为什么看到的物体是正的而不是倒的。这个推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和混乱。
2.德国天文学家谢纳(Scheiner)于1619年(也有说是1625年)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将人和动物的眼(也有说是牛眼)后部的巩膜和脉络膜剥去,在视网膜上直接看到了外界物体的真实倒像,从而证实了开普勒的推论。
3.视网膜的倒像经视路传导到大脑皮层枕叶的视觉中枢后,仍然是倒像,但是人类从婴儿时期开始的发育过程中用触觉的直接感觉和大脑的判断将倒像纠正为正像。美国心理学家斯特拉顿(Stratton)于1897年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用开普勒(Kepler)的倒像望远镜戴在自己的眼睛上,使在自己的视网膜上结成正像。他戴了这套倒像眼镜后,开始看到外界一切物体都是倒的,行动十分困难,要用手扶着物体才可走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一切物体慢慢变成正的,行动也很方便。当他把这套倒像眼镜取掉后,开始的时候看外界一切物体又都是倒的了,经过较短时间的锻炼,看外界物体又变正了。这个实验一方面说明视网膜成像确实是倒立的,另一方面更说明触觉尤其是大脑对于视觉的纠正作用确实存在。
(本帖的文字及部分图片来自徐广第《眼科屈光学》P2、P3、P34、P35和胡诞宁《近视眼学》P6,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和图片均有所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