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隋建英 于 2013-10-12 19:13 编辑
我们在日常验光过程中是否碰到过这样的情况:球镜给大点,柱镜给小一点,或者球镜给小一点,柱镜给大一点,顾客感觉差都不多,让人无从操作;有时候低度柱镜该不该给也拿不准。给了,患者不疲劳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地面倾斜了,凹凸不平了。不给柱镜又感觉不妥,违背了配镜原则。还有,验光时明明试戴好好地,第二天又来找后账,说这不合适那难受。然后处理售后,郁闷!视力到底矫正到什么程度为佳?屈光度怎样定量?这是令初学验光者时常困惑的问题,总是拿不准。前几天有坛友问我说隋老师电脑只打出-0.50散光你给不给戴?其实这些问题往往出现在新手身上,对于有经验的老验光师来说是完全可以轻松解决的。
我有几个学员在市内大眼镜行工作了。前不久来看我,说他们眼镜行验光只给矫正到0.8.怕售后。我很不赞成,我说你们没有按我教的去做,没有掌握好配镜原则!怎么可以不分具体情况统统以0.8为标准呢?回答是,店里的老师傅告诉这么做的,说与其让人感觉不合适来投诉,不如把矫正视力放低点稳妥。无语!
这里就有一个何谓准确,何谓合适的问题。有人说验光要准确,有人说验光要合适,那么到底应该准确还是应该合适呢?前面有坛友讨论了,个人感觉,我们不应该把准确与合适对立起来谈这个问题,似乎准确了就不合适了,合适了就不准确了。其实,不准确又谈何合适呢?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只有准确了才能合适,准确是合适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合适是准确的操作结果和具体体现。
何谓准确?同一台电脑,两个人给一个人验光其结果可能不一样。同一个人,今天的验光结果和明天的也可能有所差异,这是因为设备是死的,而人是活的,验光的结果不是验光师主观意志决定的,是验光师通过与被检者的配合和沟通,得出的相对准确性的评估数据。我们只能做到在某一特定时间段的相对准确,而准确并不等于精确,国标也有合理误差范围呢。因为患者的眼睛是随时调节的,还有患者的配合程度,依从性以及验光师的技术水平等都是不定因素。
准确地结果应该是患者的主观感觉和验光师的科学的合理的评估和定论。合理地定论,就是满足了患者的需求,解决了他的疑虑和痛苦,做到了,患者满意了也就是合适了。而科学准确地判断定论,轻车熟路的操作技能,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所谓熟能生巧,多学多问多总结才能不断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