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建树的验光师,不是梦! ——验光师成长为有建树大师所应该接受的磨练
导言:眼镜行业同仁李□□先生近日来信,谈及验光师如何通过自学与实践才能在专业技术方面完成从平凡走向辉煌的问题。应当说,这是每一位验光师都不愿说而又十分关心的问题。考虑到这是一个对很多验光师都有积极意义的课题,特将这封信在隐去来信同仁姓名的情况下,以博文的形式发表在《呼正林镜缘斋博客》中,供有兴趣的同仁阅读、下载、评论,更希望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促进更多验光师成长为有建树的验光师起到些许的作用。 呼正林 2010/12/30
李□□先生:您好! 您的来信已经收到,内容尽知。您的信中谈了这一行业的状况,也谈到了自己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但是和一些老资格的验光师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自己也曾虚心求教,但总是不得要领。自己也想通过读书增长学识,但又不知道该学点什么。因此投书给我,希望能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点。 首先我得向您说明:我本人就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只不过是在30多年视光学教学中积累了些许的经验,并在教学活动中尝试性的解答了一线工作人员的疑问与困惑。本人就基于这样的体会,向您介绍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认识。这些观点与认识不一定正确,仅供您参考。 所有从事验光工作的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需求:谋求威望、器重,将工作做得出类拔萃。没有这样的心理需求,是不会长久工作在这一岗位上的。这种需求的存在,就是验光师经常会感到苦恼、迷惑的根本原因。但是,又必须看到这一行业在小生产意识多年的影响下,“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潜意识还是有着深刻的影响的。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在他那已经成功了东西,告诉您后,您在现实的实践中却行不通。因此,想通过巧取的办法成为有建树的验光师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很难成为现实。这是一名准备成为有建树的验光师必须要明白的一个道理。 我认为,您要想成为一名有建树的验光师的话,您至少应当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要想做成事就得学会做人 既然要想做成事,就得先学会做人。从事验光职业工作的人也不例外,只有先学会做人。一个人做成一、两件事并不难,但是要想不断地做成事非得学会做人不可。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最为突出的就是“啃老”和“忘形”。 什么叫“啃老”呢?“啃老”就是指:想尽办法,躺在前辈大厦般的成就上搭建属于自己的小木屋。那么什么叫“忘形”呢?“忘形”就是指:刚会自己找饭吃,就忘记了爹娘。不管是“啃老”还是“忘形”,这都属于没有学会做人的表现。这样的人,至少应当属于还不具备心胸坦荡的人的胸怀和气韵。这样的人可能会达到一些龌龊的目的,并建立一些属于自己的成绩,但是这些只能属于大厦上的一块砖石或玻璃。 什么叫做建树?建树就是要创造以前没有的东西,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们这个世界留下点东西,为后来者的学习与工作提供必要的便利。要想有所见建树,就需要下点真功夫,想通过巧取妙夺获得建树终究不是办法。 二、要有一个良好的健康心态 什么样的心态,可以算作良好的健康心态呢?我认为,这种心态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⒈ 光着急不行 要想成为有建树的大师级验光人才,您只知道着急是没用的。什么事也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完成的。成长为一名有建树的大师级验光人才也是这样,一定要将心静下来。那么,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呢?客观的讲,这一目的的实现不会低于15年,这是我对这一职业执业经历考察多年所得出的结果。也许有的人说,这个时间也太长了,凡是嫌这个时间过长的人,他可能就耐不住这种寂寞或者干脆予以放弃,那么他成为有建树的大师级验光人才的可能性就会完全丧失。您也许会说,我不想有特别大的建树,只想有点建树就可以的话,这样的话所需要的时间会相对较短,但至少也需要5年时间。 ⒉ 不作为不行 当一名验光师已经能耐住寂寞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可以说仅仅能耐住寂寞是远远不够的,您必须在寂寞中有所作为,不断地有所进步,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不断地积少而达到成多的效果。到底需要做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在实践中读书、思考、充实自己的专业素质与基本技能。不管您的心态如何,您在工作中都应当成为一个类似灶王爷的角色,您在工作中表现只能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⒊ 图风光不行 处于成长的阶段的人,难免不犯错误,难免出现纰漏,因此就会不断地被指使、不断地被教导。这个阶段中,要想风光几把应当是比较难的。不管是您忍气吞声也好,还是您有涵养也罢,对所有的批评您必须做到:闻过为幸,有则必改,无则作镜。 三、知道自己应读什么样的书 要达到成长为有建树的大师级验光人才的目的,不读书是不行的。再好的脑子也不如书记忆的更可靠。况且不读书,书上的知识不会有人告诉我们。关于读书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到底应当读什么书?当前人们在读书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品类单一,二是层次过浅。 “品类单一”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指看数的范围,例如验光师看书只看有关验光方面的书籍,这样的话知识面就会偏窄。这样读书的结果,就会限制自己发展潜力。验光牵涉到眼生理光学、眼镜光学、视觉生物学、眼科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尽管验光工作不一定需要这些领域的所有知识,但在有的方面您不清楚还真的不太行,至少您的思路就不会达到那种高屋建瓴地境地。 “层次过浅”这是当前人们读书最常见的一种通病。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都想通过一本薄薄的书籍就将一门学科、一个职业的知识全部搞清楚,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这样事情不太可能会发生。否则的话,他就不会成其为一门学科、一个职业。可是读书人往往会带着些许的侥幸心理,在选择要读的书籍时大多更倾向于那些看起来似乎面面俱到类型的书籍,而这些书籍又往往会是一种看起来面面俱到但又面面都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内容。这就导致了这部分读者自感无所不知,而在现实问题上方法不多的现象。 我作为一名曾经过来人真诚的提醒那些想有所建树的同仁们,在读书时一定要避免“品类单一”和“层次过浅”这两个问题。每一个验光师到底应当读哪些书,这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此,也特举以下书籍作为例子以帮助您的选择。 ⑴ 毕华德.译:《眼科屈光学及其测定法》人民卫生出版社; ⑵ 徐广第.编著:《眼科屈光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⑶ 吴燮灿.主编:《实用眼镜光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⑷ 赫雨时.编著:《斜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⑸ 陈振豪.编著:《两眼视机能异常——诊断与治疗》(合记图书出版社); ⑹ 施殿雄.编著:《实用眼科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 ⑺ 严 密.主编:《弱视》(科学技术出版社); ⑻ 阎洪禄、于秀敏.主编:《眼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⑼ 杨雄里.主译:《神经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⑽ 荆其诚、焦书兰、纪桂萍.著:《人类的视觉》(科学出版社); ⑾ 孙葆忱.编著:《临床低视力学》(华夏出版社); ⑿ 谢培英.主编《角膜接触镜并发症及处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以上这些书并不能说就是需要看的所有的书,但至少可以说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这些书中有一些已经很难找到了。因此,不一定都找到,只要找到其中几本,看过以后您就会明白我们应当读什么书了。 四、对实践中问题要勤于思考 在验光师的执业生涯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离开实践我们的技术、技巧和技能就毫无用处。但是对一个在执业生涯中想有所建树的人来说,在实践中更需要勤于思考。特别是对以下的类似问题,更需要积极的思考。 ⑴ 对于成功的案例,应当思考成功的原因在哪?我们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怎么解决的?有什么样的道理? ⑵ 对于疑难案例,自己为什么就解决不了,问题在那?其他同行是否解决了?要是解决了的话他是怎样解决的? ⑶ 对于验光中自己认为很有把握的问题突然失灵了,这是为什么? ⑷ 被侧者描述的视觉障碍问题,我们不能解答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等等以上的这类问题也许是我们天天见到的,您只有在这种“实践—思考—读书—思考—再实践;再思考—再读书—再思考—在在实践中予以检验”读书-思考-实践的模式下,才能使我们的技术、技巧和技能处在比较快的增量、并促进提高自己水平的过程中。 五、创造能够有所建树的条件 您要想有所建树,最后还需要做到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创造必要的条件。不管一个人头脑里装了多少知识,也不管这个人水平有多高,假如他既说不出来也写不出来的话,他要想有所建树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真要如此的话,他只能选择致力于解决现实验光中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是说,您要想有所建树那就需要使自己讲话、写作的能力有所推高,至少要达到人们乐意听,愿意看的程度。倘若您说了半天,人家不但没听懂而且还带出了一大堆质疑,这不能叫做建树,因为称作上建树的东西不能是鬼话。有一篇东西,读者说看了十遍没看懂,倘若就一、两个读者这么讲,只能怪他们水平太低;假如所有的读者都愣没看懂,还能将这样的文章称为有突破、有所建树吗? 创造能够有所建树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做到:学会讲能令凡人听众能听、想听并能够听懂的话,掌握能让凡人愿读、想读并能读懂的文字写作技能。 以上意见,仅仅是我个人对验光师在执业生涯中,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并在事业方面能够有所建树这一历程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都是在回信的瞬间,沿着不羁的思路顺势敲击而成,仅供阅读思考之用,但愿这些看法能对您有些许的作用。信中倘有不妥之处,还望李先生批评指正。 值此新年到来之际,愿借信之一隅,祝您合家欢乐,全家幸福,顺祝您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失业兴隆。 此致 敬礼 呼正林 2010年12月30日 8:00 於太德明眼镜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