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人论坛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21|回复: 2

检影验光中的人工远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5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检影验光的远点


检影验光可以理解为寻找被检者的远点位置,基本理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被检者眼人为的改造成需要的近视状态,焦距等于工作距离,从而使得被检者眼的远点到达操作者的眼内,让被检者观察到中和现象的过程。

为了便于理解,让我们沿着检影验光操作过程的光路逐步进行分析。在正常的情况下,检影发出的光是发散光,这个程度并不是很大,一般在-2.00D——-1.00D之间的发散光束。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范围呢,因为这个度数是为了抵消屈光度为正的工作镜度数,确保检影光通过工作镜后进入眼睛时的光线为平行光线。比如说在50厘米处检影时工作镜的度数为+2.00D,那么此时的检影镜射出光的发散度应该也为-2.00D,这样才能保证光束通过工作镜时变为平行光,同理在一米处检影时,检影镜光束的发散程度应该等于-1.00D,在67厘米处检影时,检影镜光束的发散程度应为-1.50D。常规的检影验光一般都在1米到0.5米之间,所以一般来说检影镜的射出光的发散程度与之对应也就变成了-2.00D——-1.00D之间。

在检影光束发散度、工作镜度数,工作距离满足了上述条件的前提下,检影镜灯丝与被检者的视网膜构成共轭关系,检影镜的灯丝能够清晰的投射在被检者的视网膜上,图像成一点或线条(点状光与带状光的区别)请看下图1:


要想确保检影镜的灯丝与被检者眼视网膜是共轭关系,那么就得严格做到工作距离、工作镜、检影镜光束的发散程度三者要完全配套才行。但在检影验光实际使用中,检影镜的光束聚散程度没有这么严格,种种避免不了的因素或多或少总会带来一定的误差,视网膜与检影灯丝是不是绝对的共轭关系不是太重要,有点误差问题不大,只不过会影响被检者视网膜上的像的清晰度而已,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点状光点的光点变大,带状光的光带变粗,从而对根据光带宽度快速判断屈光度的准确率有一定影响而已。

以上所述的是检影光束进入被检者眼内的成像过程,以及被检者视网膜上像的形状,这仅仅是介绍了检影镜与被检者眼之间的关系,下面着重介绍由被检者眼到操作者眼这一光路的过程,在介绍这一过程时,因为检影镜在这光路当中窥孔只起透过光线的作用,没有折射作用,或者说它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为了简化图形,所以在下面的图解中省略检影镜不画。
与检影相关的透镜成像理论:

检影验光这一过程也是建立在透镜成像理论之上的,透镜成像理论具体情况本文不详谈,大家可以去参考相关的书本,在这里只挑与本文有关的几个方面说一说,


表达的内容是物在焦点上时不成像,每个物点在透镜的另一侧都成为了平行光线。物不在焦点之上时,“一倍焦距分虚实”,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小于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并且都是离焦点越近像越大,离焦点越远时像越小。什么时候为顺动、逆动、中和?有没有共轭存在?

弄清了上面的理论,下面切入正题,大家知道人的眼睛也是由一组透镜构成,它的成像规律也完全遵循凸透镜成像理论,我们可以把检影镜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像看成是物,玻璃体、晶状体、房水、角膜等看着是一个透镜组,检影就相当于了解在这个透镜组的另一侧成什么样的像,根据像的状态了解“物”与焦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据此调整镜片屈光度来进行验光。

根据以上理论可以知道,当被检者为近视状态,视网膜在屈光焦点之后时,检影操作者看到的是倒立的实像,并且离焦点越近像越大,,如此时摇动检影镜,物像运动关系是相反的,这就是所谓的逆动,并且是近视程度越深像越小越暗,近视程度越浅像越大越亮。

当被检者为远视状态,视网膜在焦点之前时,检影操作者看到的是正立的虚像,并且也是离焦点越近像越大,离焦点距离越远时像越小,如此时摇动检影镜,物像运动关系是一致的,这就是所谓的顺动,并且是远视程度越深像越小,程度越浅时像越大。

当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全矫时,视网膜在焦点之上时,不能成像,视网膜上的每个点在眼外形成平行光线,平行光线经过工作镜时变成会聚光束进入操作者眼,当这束光线的焦点与人眼的结点重合时,被检者就会感觉到被检者瞳孔全亮,并且相对地来说亮度最强,这就是所谓的中和状态。

那么在这个光路中到底有没有物像共轭关系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被检者与操作者眼都是正视眼或被屈光全矫眼,在不加工作镜的状态下可以形成共轭关系。在加工作镜的情况下被检者为近视状态,并且近视程度与工作镜屈光度符号相反的情况下也能形成共轭关系。在此时操作者会很清晰地看到被检者视网膜上检影灯丝的像。
中和:

下面进一步对中和时的状态进行分析。在检影验光过程中,中和时的状态可视为被检者的人造远点与操作者的结点重合。

从上面大家可以看到,被检者视网膜上一点射出眼外的平行光线被工作镜变成会聚光束,进入操作者眼内,会聚光束的焦点与操作者的远点重合,光线继续前进到达操作者的视网膜,照亮视网膜的面积与被检者在操作者眼中瞳孔像的面积完全重合,这就是全亮。也可以反向理解为照亮瞳孔的光线全部来自于视网膜上一点,如果这一点刚好是检影镜的灯丝的像,那么就会是全亮,只要有稍微的偏斜,这一点就是没有被检影镜照亮的位置,那么就表现为全暗,所以在实际检影状态时很难看到全亮中和状态,因为全亮的中和状态只有在恰好对准被照亮的视网膜上时才会看到全亮状态,而其他的位置都是没有被照亮的状态。

也只有在这中和状态时瞳孔被照亮亮度是最亮的。从亮度上来说,有限的出射亮度要想投射终点的亮度尽可能地提高,那么就是尽量在传播过程当中减少损耗,损耗越少,投射亮度就越高,也只有在远点与结点重合时才能保证亮度的损耗最少,从而保证相对地来说亮度最高。

只有在被检者远点与操作者结点重合时,根据透镜折射理论“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只在在远点与结点重合时才能符合这一理论,把每一条光线都视为通过光心而不改变传播方向,最大程度上的减少损耗,只要远点不与结点重合,光线都会受到眼球屈光介质的折射作用而满足不了上述的条件。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老师曾告诉我检影距离67cm抵消屈光度的工作镜度数为-1.50D,和此文恰恰相反,让我云里雾里。请高手解答心中疑惑。到底是谁对谁错。
发表于 2012-12-5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视光后学 于 2012-12-5 13:40 编辑

首先,不是-1.50而是+1.50
其次检查者和被检查者没有共轭关系,被检查者的中和点在窥孔(应以检眼物测主点为准),通过窥孔阻隔的光线运动方式来判断屈光度。检影就是加减度数让被检查者远点移动到检影镜的一种验光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4-5-9 2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