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紫檀香薰 于 2012-3-14 21:35 编辑
! g. t1 t4 X# v$ J( r
4 W. \' |" \! X* h. O游都峤山
$ m/ a# y3 ~( p) x
0 J/ J0 b( M" l- z4 z4 }) F惯爱名山心羡远,* O b, |& K0 ?0 v5 y
几曾着意身侧边?" b, f1 ?0 g6 i: Y
万竹擎枪风擂鼓,
$ m) m3 U$ \0 z3 i/ H千崖作窟雨垂帘。
A/ J/ L% h- s. g% k7 H$ r偶因忘机惊鸟语,
, T, G* J, w2 ?- F% e总将弦韵戏流泉。+ k& r9 H5 N3 Q5 n# J6 f; z4 i
隔空佛照真香定,3 ?3 b/ {4 X' X; {" G6 o
餐云饮雾得永年。0 ]8 q' u7 P w q
( y/ ^* F# ~1 _ I* d3 r r
据说苏东坡在容县都峤山游玩了十几天,写下了三首诗,俺在都峤山只玩了半天,也诌得一首,从字数看,不落下风。一时得意,就要捋须作摇头晃脑状,猛然想起胡须这辈子忘了带,于是只剩下摇头。/ D! B* h9 u! K# \! }/ z
都峤山,知道它有二十多年了,从山脚路过,没有一百次,也有五十次。但是为什么以前从来没想过要去,除了“好高骛远”的劣质作祟,也找不出更准确的理由了。' u5 a4 c% J* u* B. V4 @9 f5 |7 b
2012年3月9日,参加庆祝妇女节的活动,终于登临这座闻名遐迩的中国三十六洞天之第二十洞天。山风轰鸣,细雨飘忽,云雾缭绕,轻寒清冽。以随缘心做随缘事,倒也很符合目下的心境。7 O8 E5 f0 ?/ g* m
这次去的是都峤山庆寿岩景区,传说中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圣地。东晋时葛洪已在此山中炼丹,但基于“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定理,现在它是以赵朴初绝笔手书的世界第一大佛字为镇山之宝,无论峰回路转,那个巨大的佛字总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真有当头棒喝的意味。不过道家本来要的就是清净无为,想必不会在意。至于儒家,早已目标明确入世奔着功名去了,也不会把书舍再设在这荒山旷岭,而改由金身辉煌的菩萨罗汉来寄托和守护人们心中所有的愿望。都峤山如今的格局之现实,倒也不在意料之外。
$ u x. ]5 ]/ P 相比华山之险,三清之僻,都峤山是安逸而又不失清幽的,尘烟之暖与修行之趣兼得,还有什么不满足呢?所以,不必遗憾来得太晚,也不必尴尬坐在佛字的脚下大口吃肉,坦然地不伦不类吧,只要心底明净着。6 t, |( s) e/ R2 Z# G& e$ r
特地去搜了苏东坡给都峤山写的诗,只见到一首——送邵道士归隐都峤洞天:“乞得胶胶扰扰身,结茅都峤与仙邻。少能寡欲颜长好,老不求名语益真。许迈有妻还学道,陶潜无酒亦随人。相逢十日还归去,万劫千由了此因”。2 ^- o' {( c G2 l# p0 o5 g
天下事,了犹未了。谨以此帖,了都峤山之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