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年11月,袁隆平在三亚南红农场发现野生稻雄性不育株;3年后,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成功,开启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一株野生稻改写世界水稻育种史
本报记者邓建华
没有海南的野生稻就没有中国的杂交稻。
摄于1973年的这张照片,记载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三亚培育杂交水稻的情景。
时间要追溯到1970年11月23日。那一天,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三亚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在三亚南红农场发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带领科研人员,以这棵野生稻雄性不育植株为祖本,育成不育系品种,与保持系、恢复系配套,并于1973年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
这一技术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被誉为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中国因此可以向世界宣告: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还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贡献。
海南一株不起眼的野生稻改写了世界水稻育种史。
三亚发现“野败”不只是偶然
今年66岁的冯克珊老人,已经退休多年。回忆起发现野生稻的过程,当年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1970年,冯克珊还是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南红良种场的技术员。在这个1966年筹建的农场,他的职责是大田培育和科研工作。
“袁老师他们是在7月份来三亚找地的。当时我安排了两块地给袁老师,一块试验地是3亩多,一块地是2亩多,两块地加起来不到6亩。”冯克珊回忆说,每一天,袁隆平都下到田间地头仔细查看、了解记录试验田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袁隆平和助手工作严谨认真,冯克珊本人作为南红农场的技术员与袁隆平的助手对接,也参与配合一些基础工作。
冯克珊清楚地记得,1970年11月23日上午约11点左右,他在南红农场的一个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发现一片野生稻,感觉其中有的像袁隆平和助手一直在寻找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因为当时正值野生稻开花,生殖性状比较容易识别。
冯克珊马上赶回去叫来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李必湖来看后喜出望外。两人又一株一株观察其它野生稻。奇迹终于出现了!他们发现了三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它们的花药细瘦,呈火箭形,色浅呈水渍状,不开裂散粉。这三个稻穗生长于同一个禾蔸,是从一粒种子成长起来的不同分蘖。他们惊喜不已,把这蔸不育型的野生稻连泥挖起,放在铁桶里,叫了一辆牛车拉回去,并搬到试验田里栽好,等待袁隆平回来做最后的鉴定。
袁隆平当时不在三亚。正在北京查阅资料的袁隆平惊喜地收到从海南南红农场发来的电报:“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他来不及买车票,连夜挤上火车,直奔海南岛,一到农场,就来到试验田边,看到了那株比金子还要贵重的野生稻。
袁隆平仔细观察后,又采集了稻花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最终确认,这确实是一株十分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鉴于它是一株典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当即高兴地命名为“野败”。
这株野生稻的发现和利用,后来使中国杂交水稻获得辉煌的成就,袁隆平成了“杂交水稻之父”。1981年6月,推了一个光溜溜的小平头的袁隆平上了北京,领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野败”的发现似乎带有相当的偶然性。但在省农业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梁安琼看来,这绝对不是“瞎猫碰到死老鼠”,虽然“野败”不是袁隆平本人发现的,但不影响袁隆平的丰功伟绩。梁安琼曾在三亚国家南繁办担任专职副主任8年,他介绍说,李必湖和冯克珊是在袁隆平的技术指导下开展工作的,两个人寻找野生稻也是按照袁隆平设想的方向进行的。为了杂交稻,袁隆平殚精竭虑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袁隆平的学术论文是写在大地上,而不是坐在试验室想出来的。
因为冯克珊的贡献,他在2004年获得袁隆平基金奖,获得了5万元现金奖励。在袁隆平74岁生日时,冯克珊、梁安琼等人还被邀请到湖南参加袁隆平的生日宴会。
袁隆平每年冬天来三亚
袁隆平本人回忆起当时选择到三亚找野生稻的动因说,他已经在湖南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还没有取得成功,如果技术路线没有问题的话,那么还是要在材料上下功夫。“如果跳出常规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那结果又将如何呢?”袁隆平灵光一闪,想到了海南和云南。
确实如袁隆平所预想,三亚成了他的福地。三亚雄性不育株的发现,为袁隆平成为斐声海内外的大科学家奠定了基础。
雄性不育株的发现,对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来说,无疑找到了突破口。水稻的“二次绿色革命”在三亚取得了突破性跨越,袁隆平选育的杂交稻恰好继承了普通野生稻的高产优质基因。
1971年,袁隆平的课题组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把“野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远缘杂交、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
1975年10月20日,籼型杂交水稻通过鉴定,这项技术成为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第一个农业专利。
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累计推广面积达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成功利用海南岛野生稻遗传基因资源,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对海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多次表示,海南是他的第二故乡。袁隆平是湖南人,记者曾随前任省委主要领导去三亚看望过袁隆平院士。尽管年届八十,袁隆平仍每年冬天来到三亚,在三亚警备区农场育种。这位性格可爱的老人,质朴随和,生活极简单。在三亚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喜欢游泳。每天傍晚去大海边游泳,为此晚饭常安排在7点之后。有时也打打麻将和排球。
“如果没有野生稻资源,要在水稻优良品种培育上有很大的突破是很难的。”袁隆平曾在多个场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除了野生稻,海南南部优越的光温条件也为中国的其他作物种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应立碑纪念那个伟大发现
海南野生稻,这种战略性的资源物种,今天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记者在三亚南红农场已经找不到野生稻了,当年发现野生稻雄性不育株的地方已成为瓜菜生产基地。而其他适宜野生稻生长的沼泽地要么被填平,要么种上了其他作物。三亚城市化的步伐已经逼近这里了。紧挨三亚南红农场凤凰路的对面已经成了大工地,几个房地产项目正在大兴土木。也许若干年后,这里就将高楼林立。
三亚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李骥告诉记者,几年前他陪同云南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执行主任许建初博士等专家在三亚调研发现,三亚全市野生稻总面积已剩下不到10亩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教授介绍,海南岛1960年代有野生稻3000多亩。
海南野生稻蕴含着许多优良的遗传基因。2000年,袁隆平等人与美国科学家合作,通过分子技术从普通野生稻中发现两个增产基因,可比现在的高产杂交稻增产36%,再次印证了三亚的野生稻在杂交稻研究中的宝贵价值。一些专家据此认为,野生稻是“植物中的熊猫”!
袁隆平说,野生植物基因通过高新技术可以复制、克隆,但绝不可能创造出来。
已经不再担任南繁办工作的梁安琼对他任上的一件没做的事甚感遗憾:在冯克珊和李必湖发现野生稻的地方没有树一块纪念碑。他觉得,应该树一块碑纪念那个伟大的发现。
(本报三亚11月3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