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rick 于 2011-12-11 11:10 编辑
回复 950# 金戈戈
這張932樓的圖是我對簡影光路的總結.
1.先說檢影時的工作設定,就直接以綜合驗光儀來說,工作鏡 +1.50d,所以工作距離大約在66.6 公分.
請注意...為什麼?在我們檢影時工作距離並不需要很仔細很精密的測量,只要抓個大概即可....因為檢影時 越接近中和每增加或減少鏡片的0.25d,對被檢者遠點的影響是好幾公分甚至高達13.4公分.換句話說要將被檢者的遠點完全正確的移在工作鏡的遠點上作中和,實務上機率不大.
但是就檢影者觀察影動的效果來說遠點的位置如下圖...從眼前10公分到眼後約11公分,這時候觀察到的影動跟完全正確中和時的情況幾乎相似,如果檢查者在這個遠點範圍內當作是中和時這時的檢影度數跟實際中和度數差不到0.25d,就檢影技術來說能在這個範圍內作中和終點,這個驗光師已經是非常會檢影的高手囉.
2.如下如左邊中和的位置,其實在檢影時被檢者跟檢查者網膜 "物"" 像" 共軛的情況很多,圖左邊這一點唯一能在中和時檢查者跟被檢者產生共軛的地方,從這一點以後遠點往右移動到達第一焦點前,這個範圍都是"可能" 被檢查者認為是中和的範圍.
如果要把遠點在第一焦點時定義為中和點, 大家約定成俗,我也能接受,畢竟定義是人為的,定義中和時檢查者觀察到的 是 " 像" 還是 "光柱" ,會決定中和的位置,但這並不影響實際檢影的結果.
3.在這個範圍內有兩個點是讓檢查者觀察檢影時看起來是完全中和的影動...
(1)是在圖左的共軛點. (2).是在圖中.f1檢查者的第一焦點上.
由這張圖的可能被視為中和的範圍來看...我們能了解到為什麼檢影時工作距離並不需要非常精準的測定即可檢影.
如果檢影時中和點要定在結點上...那麼檢影距離的精密確定將會非常繁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