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 zhsdoctor
楼主,你还是有些问题没有搞清楚。首先,我想屈光间质的分类你应该是很清楚的。那么,有多少是曲率性或指数型的屈光不正,又有多少是轴性屈光不正?因此,你在38楼的作图时,不能理所当然的把近视形成归结于屈光系统的总屈光力大于正视眼吧。要知道,大多数的情况下,屈光不正的形成主要是轴性的。因此,眼轴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了。就是说,实际上屈光不正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人的像距是不同的。那么,在考虑光学问题的时候要不要考虑这个像距呢?如果像距一样,只是系统的总屈光力不同,按照你的计算和作图来看,则当然存在差异了。但是,轴性屈光不正者的屈光系统总屈光力是相同的,二视网膜的位置不同。矫正眼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在视网膜上成像,者就导致了像距的不同。因此,轴性屈光不正者的像距依期特性和程度看,其像距是不同的。而高斯公式中明确说明,物距的倒数加上像距的倒数等于焦距的倒数。所以,你在考虑问题和作图的时候,条件就已经错了,怎么能够给出正确的结论呢?其次,你是否能够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清楚,眼前12mm处,不同屈光度眼镜于人眼屈光系统组合后新的主点位置各在那里?你计算时有没有精确的考虑这各主点位置。要知道,这个主点位置1个毫米的改变,对于物距来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对人眼屈光系统来说,造成的是像距的改变所引起的屈光度变化要有3D了,这可不是个小数。因此,这些问题不解决恐怕谁算都算不出个精确的结果。所以,还是请大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深入的思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