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觉得沈老师这一课是讲的是非常成功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精彩。三个小时连续不间歇的课我平生首次经历,在这三个多小时中,沈老师可以说充分利用了每一分每一秒,没有停顿,没有废话,连水都没有喝一口,满满当当,货真价实。
选在13:30分开讲,不能说是个好时候,人多昏昏欲睡。但是这堂课下来,我注意到听众没有一位打瞌睡,没有一位交头接耳开小差,时而紧张时而开怀,可说是讲的投入,听的专注,效果之佳在我所听过的课中是不多见的。
二、实在。很少讲空洞的营销理论大道理,三小时上百个案例,讲述旁征博引,论证丝丝入扣,观点新颖独特,可说是用事实说话。
关于青少年渐进片,很多眼镜店都在报怨价格高、难适应、投诉高,但河南宝视达和好视力却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销售神化,他们的价格都很高,却能够让顾客趋之若鹜,当然它们可能有问题,那就是承诺过度,但这至少能够证明一点:价格不是问题,主要是你是否解决了价值问题。顾客之所以觉得你的东西贵得难以接受,主要还是他没有看到产品的价值,而不是经济承受力或者消费能力的问题。看待好视力的成功并不是看人家一年赚了多少钱,也不是一提起好视力就要开骂专业上如何不值一提,销售上如何忽悠顾客,你可以问问自已是因为你有自已的价值观而不屑于象它这么做,还是你根本没有做成功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你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下,有没有可能做的象它一样成功?你又该朝哪个方向做努力?
上海虹桥机场有一个只有0.4平米成品老花镜专柜,连专职营业员都没有,一个月下来也能做五六万元。这个虽然小,但从投资回报率上讲,应该是很成功的,它打响的是便利牌;而山东的姜玉坤恰恰相反,不卖成品老花镜也能让顾客找上门来配花镜,那么它打响的是专业牌。我们很多店不想卖隐形眼镜,嫌利润低、麻烦多,但偏偏就有只卖隐形眼镜获得巨大成功的店。凡此种种,他们的做法并不希奇,但成功却决非偶然,讲这些案例并不是让你来当评委讨论谁家做的漂亮,也不是让你来复制哪一家的做法,而是透过这些现象,提示我们凡是成功的,都有自已的特色,人芸亦芸、亦步亦趋是很难成功的。
除了产品制胜、特色制胜外,沈老师还讲了细节制胜、管理制胜等,无一例外也都是用大量的事实和典型的案例说话,从一种创意产生的背景到操作的具体细节,都讲的非常细致而入微,听过之后的确有豁然开朗之感。
这场培训整体无疑是成功的,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问题。有时候,太实在反而显得不实在,在培训结束后我了解了一些听众对培训的看法,在表示“非常精彩”的同时,很多都说“有忽悠的感觉”,这至少说明有两个问题:
一是案例过多掩盖了本质。因为案例讲述的太过精彩,听众都沉溺在情节中,对问题实质的思考反而被冲淡了;
二是过于实在显的立意不高。比如培训里面有一个“就是这个味”的案例,讲的是验光仪的颚托垫纸,沈老师说这个可以不要,要用医院那种白色搪瓷缸里面装着酒精棉球,客人来验光先拿镊子夹住酒精棉球擦过颚托和额头顶杆,这样顾客眼见为实,无形中就会有安全、专业、放心的好感,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来自他闻到了一种和医院一样的味道,从而对你的验光会有一种爱乌及屋的接受度和信任度。这样的分析无疑是很实在的,但听众的注意力全放在了精彩的分析上,却忘了消毒本身讲卫生的作用,这样的案例多了,“实在”也就难免打点折扣,变的不太实在了。
当然很多听众的心态本身可能就有一些问题,他们内心所希望的是最好给我说个点子,开个方子,让我的生意立杆见影火起来,或者让我马上就知道怎么做。实际上培训讲师不是神仙,也不具备“神仙一把抓”的奇效,那些听之前不知道该如何做的人,在听完之后仍然不知道怎么做,难免就会有些失望:培训虽然精彩,但用处不大啊。而实际上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那些问题,根本就不是用几个小时的培训可以解决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