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人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rick

rick:檢影中和時遠點與檢查者網膜成像關係剖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0# 新视界710


    回老顧...針對你的指教我在此答覆 :

1.

老顧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並不認為有誤,請再仔細看一下我回答的內容 :

" : 我把檢影的射入光路圖再詳細細說下...上圖檢影鏡以平行光經過工作鏡入眼睛,這時光線會聚焦在網膜前,成近視狀態.下圖檢影鏡的射入光成發散光進入工作鏡時再收斂一次成平行光這時候就能正確聚焦在網膜上.
檢影時如果有加工作鏡,那麼檢影鏡的投射光就必須稍微開散以補償工作鏡的正屈光度
.
但是在實際操作檢影時,如何確定檢影鏡頭射光的開散量能剛好抵消工作鏡的正屈光度?這是無法確定的,所以檢影驗光的精確度還是有很大誤差只能作為初值參考用."

檢影鏡的光束的聚散度並非一成不變需要檢查者來調整控制.


2.

以下是我對你第三個問題的回答 : 我並沒說,"光源与被检者视网膜不共轭" ,是認為檢影時光源是屬於投射光路(它是士共軛的沒錯),但是被檢者網膜反射光斑是屬於觀察光路,這兩個光路並不相同.”


我並沒有說光源与视网膜之间共轭,只是他跟觀察光路並不相同.至於檢影鏡投射光束的大小與聚散度是要由檢查者來調整控制並非是固定的.以上你提出的這兩個錯誤原本就不在我的發言之中.


3.

投射光路是搖動檢影鏡來觀察順動或是逆動而已,它根本不能改變中和點的位置,中和點位置由工作鏡焦點決定,遠點位置由被檢者屈光度決定.想要改變影動方向讓他中和,唯有以增加鏡片(+ -)度數一途而已.只有改變觀察光路上的遠點位置才會改變影動方向,當觀察光路上的遠點與中和點重合時就是光斑全亮狀態的矯正後正視眼.


4.

請你先明確證實在檢影時觀察者經由窺視孔看到的光斑位置在哪裡(距離位置)? 是正立的虛像還是倒立的實像? 要先確定這個像的位置形態接者才可能談到順動或逆動的概念,這個為題完全可以由光學作圖或是計算得出,這個問題沒搞清楚其他後續談的的都是會不正確.


5.同第4點,我說的移動檢影鏡位置並不會改變中和點位置,因為中和點位置是決定於工作鏡屈光度.並非檢影鏡的位置.



发表于 2012-1-2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檢影鏡的光束的聚散度並非一成不變需要檢查者來調整控制.

老詹,恐怕你不是天天检影,所以很多检影的东西你并不清楚或者已经淡忘了。检影镜光束的聚散度的改变,是为了方便观察影动。检影时调焦的目的是为了将影动反转,尤其是轻微逆动时的影动往往不容易观测,因此通过调焦将光线在进入被检眼之前就聚焦,使得原来的逆动影动变为顺动。因此,聚散度的变化只有在须要的时候才去调整,大多数情况下基本上是不用动调焦板进行调焦的。检影镜发出的光线其聚散度完全能够满足检影的需求。我不是说了吗,其有全方位的光线投射方向,只是我们人为的阻挡了很多方向的光线,仅仅允许它投射向存在一定焦度的某个方向而已。对于光学系统的孔径而言,在不调焦的情况下,其光斑的大小既然已经大于瞳孔了,说明其聚散度足以满足共轭的光学需求了。你还要担心其散开度不够有什么必要呢?其次,你根本没有理解工作镜的目的是什么?简单的说,工作经的目的就是要让检影镜与视网膜共轭,他们共轭才可能有中和点。什么是中和点?简单的说就是介于顺动和逆动之间的那个不动的点。用像来说,就是介于实像和虚像之间那个你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但又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那个无限放大的影像。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你务必搞清楚这样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检影镜的散开度是否能够满足光源与被检者视网膜共轭的条件。其二就是工作镜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有必要,我们也可以将这些问题一个一个拿出来讨论。

2.检影时有两个光路,一个是投射光路,一个是观察光路这点看来老詹你也不否认了。而且,这好像就是你最初的观点。但是问题出在影动到底和头设光路有关还是和观察光路有关这点你好像并没有真正的搞清楚。请你仔细思考。

⒊我并没有说摇动检影镜会改变中和点的位置,请你千万不要曲解我的意思。摇动检影镜的目的恰恰是检验中和点的位置。在中和点时,光斑的位置是不会改变的。而非中和点时,光斑的位置会按照顺动会逆动的运动方向改变。这个改变与观察眼和观察眼的距离没有任何关系。而你坚持观察眼的距离与影动特性有关。这恰恰是错误的。

⒋我根本不须要证实实像还是虚像。我只要知道视网膜的位置在光源的共轭点前还是共轭点后就能准确的知道它的影动特性。你如果真要说实像还是虚像,那么我可以这样的说,我们可以把被检眼的视网膜看成是物,因此,我们有可以把它看成是在被检眼屈光系统的物方。因此,被检者视网膜的位置在其屈光系统物方主焦点外时,其成像为实像。如果相反,则为虚像。要说影动是否与这个实像和虚像有关呢?也可以说完全没有关系。影动仅仅说明了投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后,在投射面上的运动方式而已,它取决于光学系统的总焦度、成像面到光学系统的距离和投射光线到光学系统的位置。无论观察眼看不看它,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⒌工作镜的屈光度是随着被检者屈光状态而改变的。它的作用是在投射光线和被检者视网膜之间搭建一个桥梁。让它们相互共轭。这点您要是想不通,这个问题您就永远会绕在里头出不来。同时,按照你的观点。那么,检影镜的调焦设计不应该是通过改变调焦板的位置使得光源到前端透镜的距离改变而改变其聚散度的。而调焦板改变的应该是前段透镜的焦度。请问老詹,这点您又如何做出合理的解释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ick 于 2012-1-22 11:41 编辑

回复 332# 新视界710


    先祝各位...龍年旺旺來.

   回老顧..

除了以前在當學生時,我平常99.9%比率幾乎不用檢影鏡來驗光,因為電腦驗光機取得出值得初值速度更快, 而且也可以同步測出角膜弧度.

關於檢影鏡光束聚散度問題,以我用的 Welch Allyn檢影鏡把套筒往下調至最低位置的確有作聚散補償距離10公分跟距離66.7公分的光柱寬度並不一樣.檢影鏡光源經過內部的凸透鏡折射後發出的光束跟一般的輻射性光源並不相同,檢影鏡的光源是有方向性跟聚散性的光源.


至於中和點的意義我並不認同你的說法.


像我之前提出的問題 : 請你先明確證實在檢影時觀察者經由窺視孔看到的光斑位置在哪裡(距離位置)? 是正立的虛像還是倒立的實像? 要先確定這個像的位置形態接者才可能談到順動或逆動的概念,這個為題完全可以由光學作圖或是計算得出,這個問題沒搞清楚其他後續談的的都是會不正確.


老顧我想請你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

1.檢影時在工作鏡光心到檢查者眼睛前檢影鏡的窺視孔這一段光路上有沒有成像?

2.當你在用綜合驗光儀幫人檢影時,這時工作鏡的設定是+1.50D,請問你這時候從窺視孔看到的光斑影像距離你的檢影鏡窺視孔多少公分? 這時候你所看到的被檢者影像形態是甚麼?(倒立實像或是正立虛像?).

請你先回答我這問題我們再逐項望下討論,這樣才不會混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2-1-2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3# rick


    老詹新年好,对于你第一个图本人有点看法,在你所画的这段距离里包括检影镜窥视孔上是否有像?是否有像要看是否有让它显像的平面。假设用检影镜照射一米距离的平面,那在平面上会有一个光斑,你说在50CM时它有像吗?
发表于 2012-1-24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讲来讲去还是脱离不了这个主题,观察眼起到什么作用。
发表于 2012-1-24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是:
1.初始观点:观察眼只是起到一个观察的作用,就算观察者是一个瞎子,对影动也无法影响。结论:检查者本身的屈光不正与调节异常对影动不会产生影响。
第二阶段的观点:受到书本上关于对被检影者出射光的光学形态分析的影响,慢慢的接受了老詹的看法。
但是按照老詹的观点,验光师本人的屈光不正或者说调节异常将会对影动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事实上没有。
第三阶段的观点,又回到第一阶段的观点,但是目前还是不敢承认绝对正确,除非找到完全说得通的理论。
发表于 2012-1-24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认为,窥孔上面是否有像这句话确实很笼统。
发表于 2012-1-2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1.檢影時在工作鏡光心到檢查者眼睛前檢影鏡的窺視孔這一段光路上有沒有成像?

我赞成老陈的意见,如果说非要成像的话,那么应该是在检查者的视网膜中心上。
发表于 2012-1-2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2.當你在用綜合驗光儀幫人檢影時,這時工作鏡的設定是+1.50D,請問你這時候從窺視孔看到的光斑影像距離你的檢影鏡窺視孔多少公分? 這時候你所看到的被檢者影像形態是甚麼?(倒立實像或是正立虛像?).

我认为约等于67CM+1.5CM。这1.5CM相当于光源到窥孔的距离。
发表于 2012-1-24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这样回答,又跟书本上的经典理论存在着冲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5-4-18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