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楼我用光学计算的方式来结我出的题,到目前位置没有任何一个人给出这个体的解,连shhb老师也不能给出解,那么我自己做这个题,给大家看看。
已知:物距S=-200mm(因为无在光学系统左侧,符号规定为-负号)。光学系统的像方焦点f’=22.8mm
求1:该光学系统最佳成像位置与主焦点关系。
求2:要想该光学系统在像方22.8mm的位置成最清晰的像,物应该在什么位置。
求3:如果物距为200mm,要想在像方22.8毫米处成清晰像怎么办。
解1:根据牛顿公式得:1/S’-1/S=1/f’因此S’=(S+f’)/f’S=177.2/4560=25.73mm=25.73mm。
因为f’=22.8mm,S’=25.72且都在像方。25.72-22.8=2.92mm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此时在主焦点后2.92mm处的平面内能够成一清晰的影像。
解2:依然根据牛顿公式:1/S’-1/S=1/f’变换后得1/S’-1/f’=1/S 由于焦距和像距一致,所以1/S=0,因此S为一个无穷大量,也就是说,当目标距离光学系统无穷远处时,在主焦点位置能够成以清晰影像。
然而,在研究光学系统时,通常认为6米以外的光线为平行光线,因此,我们也可以将物距带入牛顿公式,此时得到的结果为像距22.887mm这和主焦点的位置只相差0.087mm。
解3:通过牛顿公式可以看出,物距和像距一定的时候,通过改变光学系统像方焦距,也就是改变光学系统总焦度就可以达到在规定成像面内得到清晰影像的目的。因此,我们依然可以利用牛顿公式来计算需要改变多少焦距,这个焦距值相当于多少焦量。由于焦量等于焦距的倒数,因此D=1/f’,我们将要计算的新焦距规定为f1’,D1=1/ f1’。
将牛顿公式变形为f1’=(S’-S)/S’S,带入数据后得f1’=20.56
D1-D=1/ f1’-1/f’=1/20.56-1/22.8=5D,即光学系统增加+5D的屈光度后在22.8mm处能成以清晰的影像,这与人眼阅读200mm时需要调节+5D完全吻合。
我们再增加一个内容:在200mm处物高为60mm时求,在像方22.8mm处的像高是多少。
根据高斯公式h/h’=S/S’,即物高与像高之比等于物距与像距之比。从公式我们知道像的大小取决于3个变量,就是物距、像距和物高。物距f=200mm,像距f’=22.8mm,物高为h=60mm。由高斯公式h/h’=S/S’可得:h’=hS’/S=6.84mm。
由于黄斑中心只占1°20′的视角,因此黄斑中心所对应的无的部分有多大我们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就以物方200mm距离上60mm物高为准计算黄斑对应的区域有多大。根据正弦函数我们可以得到tg1°20′=h/S
因此 h=tg1°20′/S=4,655mm。计算所得的结果是黄斑中心对应的物方的区域在物上直径4.655mm范围的圆内。其他部分分别成像在黄斑区和视网膜上。
黄斑部5°视野范围内对应的区域为h=tg5°/S=17.5mm。
结论:200mm距离上高为60mm的物,在视网膜上的像高为6.84mm,这超出了黄斑中心0.3~0.4mm的区域,也超出了黄斑部1.5mm的区域。黄斑中心最多能容纳物方4.655mm直径圆内的目标,而黄斑部最多也只能容纳物方17.5mm直径圆内的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