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辐辏 (CONVERGENCE), 学理上分为四种:
1.张力性辐辏 Tonic convergence , 生理的安静眼位.
测量方式 : 正视的人还是屈光不正矫正后的远距离隐斜量就是张力性辐辏..
2.融像性辐辏 fusional convergence , 保持双眼单一视的辐辏.
测量方式 : 可藉由棱镜引发视网膜对应差异导致复影时测出.看远时要为持融像抵销远距离 隐斜量也会用到 融像性辐辏.
3.调节性辐辏 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 , 由近距离或藉用负镜,刺激调节而带动眼睛的一种聚合.
测量方式 : 棱镜分离法.
4.近知感性辐辏 proximal convergence , 眼睛看着物体渐渐接近时产生的聚合.
测量方式 : 量很小无法直接测得, 有人以计算性 AC/A 的值减去 GRADIENT AC/A的值 就 认为是 近知感性辐辏的量,其实并不准确,因为 LAG的调节量也是包刮在里面 .
以上四种辐辏量最大的是属 调节性辐辏,.所以 ac/a 比的应用在双眼视力分析上占很重要.
注:AC/A : fry (1937) 提出眼睛每作1D的调节必伴随一定量的眼睛聚合,这聚合与调节之间的 关系每个人都有差异且成一定比率,叫做 AC/A 比.
AC/A 比的测量方式国内的书我看过有3-4 种,国际上视光师常用的有两种,就以这两种来介绍如下:
1. 计算性 AC/A 比 ,先要屈光矫正 .
公式 1. AC/A = 调节性辐辏 / 调节性刺激的改变
2. AC/A= PD cm + (NP-DP)*0.427 m
*PD 瞳距 单位 公分
*NP 近方斜位量
*DP 远方斜位量
*0.427 m 到眼球回旋中心的调节刺激,单位公尺.
2. GRADIENT AC/A 比
gradient ac/a 比的测量先要屈光矫正,再测近方斜位量,接着加入-1.00 D 镜片再测一次近方斜位量,两次因为1D的调节相差的量即是, gradient ac/a 比.
计算性 AC/A 比 与 GRADIENT AC/A 比 的相异之处 :
测同一个人,计算性 AC/A 比会比 gradient ac/a 的量大.
因为 计算性 AC/A 有加上极少量 近知感性辐辏 proximal convergence .而 gradient ac/a 又受到近方调节延迟 (lag accommodation) 的影响.所以计算性 AC/A 比会比 gradient ac/a 的量大.
以上两种AC/A 测量方式是国际上常用的,各有其优缺点,每个视光师看法不同选择的测量方式不一,并没有硬性规定的方式.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