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人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44|回复: 31

传统眼镜零售业的危机与应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6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宁波-杨兴通 于 2016-10-26 10:30 编辑


   从商品属性来说,眼镜很小,即使在轻工产品目录里也是属于有关部门不屑一顾的“针头线脑”的边缘角色,眼镜零售业向来属于“没爹没妈”的草根行业,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先全面市场化的行业。从功能特性来说,眼镜却维系着普罗大众的视力健康,属于半医疗产品。正因为眼镜这种商品属性和功能特性的严重错位,使得眼镜行业(尤其眼镜零售业)承受着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及不相称的纷争与困扰:

  行业内外的纷争亟需行业内强有力的协调
   由于眼镜零售业进入的资金和技术门槛都很低,而对于眼镜店特有的“高毛利、高边际成本、低产值”,行业外的人(甚至包括部分行业内的)却往往只看到“高毛利”这一点,而不断地加入进来,导至眼镜店严重过剩,雪上加霜的是受网络电商冲击更严重的服装鞋帽日用品等行业的资本还在大量的涌入眼镜业。眼镜零售行业不同于其它行业,不像服装店多了可以形成服装街、饭馆多了可以形成“美食街”,从而达到店多拢市的“集聚效应”,而眼镜业的同行都是天然的“冤家”,眼镜店老板们即使一条街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往往是“老死不相往来”,相互间价格战、挖墙脚却此起彼伏。因此各地眼镜行业内部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构,而具备这个功能的机构非当地的眼镜行业协会莫属。协调会员单位关系和调停同行价格争议将是各级眼镜行业协会的一个重要工作,但是眼镜店的老板们大多很忙,一年到头天天13个小时以上守店,大家伙至多在行业协会的年会上才碰个面,所以行业协会也不能坐大家把矛盾提交上来进行协调。本人认为,以各市眼镜行业协会为单位组建会员单位负责人QQ群是个挺不错的途径,因为眼镜人“很忙”(忙着等顾客上门)但是也“很无聊”,有个这样的行业交流群必定受欢迎,只要大家交流多了矛盾自然也减少了,你死我活的价格战也不会轻易发端,毕竟谁也不想被全行业谴责和孤立,当然前提是以行业协会为首的群管理团队要有责任感和公正性。
   近年来,各地先后出现了打着“眼镜直通车”、“平价超市”、“一副也批发”等旗号的外来眼镜投资者,他们直接站在当地同行的对立面,天天高喊“打破眼镜暴利、挤干价格水分”,妄图以门店场地规模优势和价格战击垮同行以独占市场。这些眼镜行业的“害群之马”对当地眼镜业的破坏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伤害程度远大于网络电商的冲击,如果当地的眼镜市场容量不是足够大或者原有的行业实力不足以压倒对手,该地眼镜市场一二年内即会严重恶化。面对这些“外来变异物种”的入侵,本土眼镜同行切不可坐以待毙更不能参与“自杀式”的价格战,必须摈弃前嫌同仇敌忾直面应对,利用眼镜行业协会协调有关部门以维护自身利益。只要仔细翻看一下《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就知道他们几乎所有的宣传手法和噱头都是非法和不合规的,甚至天天放高音喇叭宣传也是违法的,本地眼镜协会可以出面收集相关证据要求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查处,并且出手要快、准、狠,切忌因投鼠忌器而让对方坐大。
            
    二、网络电商的冲击和眼镜业界的应对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眼镜电商“割青苗”掠夺式的经营方式让本就日子不好过的眼镜行业愈加艰难,不仅挤占市场份额更严重侵蚀了实体店的客单价和价格信任。面对网络电商冲击的行业危机面前,任何单一实体店的抗争都是徒劳的,眼镜实体店唯有在眼镜商会和行业协会的协调和指导下抱团应对才能立于不败。由于眼镜本身的特殊性,不同于服装鞋帽日用品,眼镜电商的经营模式有着很多的先天不足和死穴:
       1.隐形眼镜这一块,尽管隐形眼镜的商品特性是最适宜网络经营的,但隐形眼镜属于第III类医疗器械,纳入《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监管,作为网络销售隐形眼镜主体的“大药房”们尽管都办理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但那是基于其实体店(公司)条件办理的,本身不包含网络销售隐形眼镜的许可,并且网络销售医疗器械的监管制度至今没有出台,所以网络销售隐形眼镜从来就属于非法经营。中国眼镜协会近年来一直在推进禁止网络销售隐形眼镜的工作,并已取得较大进展。      
     2.框架眼镜这一块,由于眼镜验配生产许可证已经取消,眼镜电商配售框架眼镜确实已经没有法律障碍,但电商这种“隔空”验配的经营模式对消费者视力健康的安全风险是极大的,而且验配眼镜属于“订制商品”不受淘宝“无障碍退换”条款保护,何况以低价竞争为先导的眼镜电商,其所售的“名牌”镜架、“高端”镜片可以说大部分是假冒伪劣产品,眼镜协会应该联系配合工商和消保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共同“净化”网络市场,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视力健康和消费权益【必要时,可以把“网络配镜”的内幕推上央视3.15晚会或者《每周质量报告》晒一晒】
        3.眼镜电商的验配眼镜经营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两头在外”的“寄生”行为,利用眼镜行业通行的“免费验光”和低廉的“加工费”及免费“售后”做文章。对此,实体店完全可以采用“收费验光”和提高来片加工费、“外来眼镜收费服务”等措施来“釜底抽薪”,但“各行其事”的单店行动是没有用的,必须通过全行业的协调行动才能奏效。因此,各地的眼镜行业协会应该牵头制订本地区的验光费和加工费、修理费的“指导价”(基础验光不出数据可以不收费,以满足老客户复查需要和眼镜店实际经营情况,所有验光收费均可以在店内验配眼镜的价款里全额抵减,亦即本店顾客验光依然免费);验光收费、修理收费和提高来片加工费不仅可以抵制眼镜电商对实体店的寄生剥削,还可以切实提高眼镜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也反过来促进从业人员积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三、监管部门的神监管是眼镜业的不能承受之重
   眼镜行业尽管属于“没爹没妈”的草根行业,却从来不缺管头管脑的“婆婆”,从1996年之前的卫生防疫站到之后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及至2004年开始横插一杠的食品药品监督局。由于监管手段的落后和国内眼镜行业处于起步段,96年之前的所谓行业监管差不多就是办个《卫生许可证》,眼镜行业基本上处于“脏乱差”的层次,96年质量技术监督局接手以后才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监管体系,各省先后成立了眼镜质量检测站、各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也配备专门人员和检测设备,及至2004年在眼镜行业内全面推行《眼镜验配企业生产许可证》制度,尽管该生产许可证制度存在制度设计缺陷、容易被相关监管人员和利益关联方寻租、极大加重了以中小眼镜店为主体的行业负担,而久被各方所诟病乃至最终取消,但回过头来客观地评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眼镜行业的监管尤其是生产许可证制度对我国眼镜零售业的规范化和层次提升还是起到了极大的推进的。
   而随后推行的隐形眼镜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制度近十年的施行情况,只能用“一地鸡毛”这个词来形容:首先,全国各省市在许可证准入标准上各唱各的调,宽严无度得不是一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可以搪塞得了的;其次,许可证制度推行十年,眼镜行业总体申证率不到二三成(即使已申证的也不乏资料弄虚作假的,而相关部门不仅心知肚明甚至默许纵容),绝大部分的中小眼镜店尽管卖的是合规的隐形眼镜产品却无奈长期冒着“无证经营”的风险,而监管部门只是不时的随意性选择性地抓几个“倒霉蛋”查处一下;另一方面,作为无注册证和假冒伪劣隐形眼镜集散地的网络电商,至今没有相应监管措施出台听之任之,即使新闻媒体有所曝光,监管部门的板子却往往打在实体店的屁股上。对于这种为许可而许可的“乱政”,唯有全行业团结起来与监管部门“抗争”,争取将普通隐形眼镜从第三类医疗器械变更为第二类医疗器械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中国眼镜协会和福建省等地方眼镜协会正在推动此项工作。
  为避免监管部门的出台那些根本不符合国内眼镜行业实际的监管“苛政”,中国眼镜协会和地方眼镜协会必须事先预判预研,适时介入协调,以确保该些监管措施能最大限度的切合国情和行业实际。
来自于医卫系统的侵蚀将是眼镜业潜在的终极危机
   眼镜行业维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视力健康,本应属于一个和医疗卫生相关联的“高大上”的行业,但一直被国家有关部门所漠视,行业上归属于轻工产品、日常监管上归口于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食品药品监督局、验配技术培训考核则归口于劳动部门,事实上沦为“有事无人办、有利众人争”的苦逼草根行业。尽管如此,来自于社会底层的数代眼镜人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把一个几乎与“补锅修鞋”为伍的小行当发展成为红红火火的数十万从业者的一个产业,不仅解决了十三亿国人的“配镜难”还让国人也能戴上“好眼镜”。尽管目前的眼镜行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弊端,但咱们行业中人也认识到了这些,咱们有这个意愿也基本上有这个物质基础去克服,正在努力地自我完善中。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必然成为其它行业和利益集团觊觎的对象,何况一直被不良媒体和无知公众渲染为“暴利”行业的眼镜行业。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证明了咱来自于社会底层的眼镜人不怕苦不怕累无惧竞争无惧压力,最牛逼的外来投资者压不垮我们,让服装鞋帽日用品等行业闻风丧胆的网络电商最终也不可能取代我们,因为他们都同样是民间的也是草根的,而在民间性和草根性方面,还没有其它行业能出眼镜业之右的。但咱们眼镜行业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软肋和死穴:即眼镜的矫正视力的功能特性,事关人民群众的视力健康具有医疗性,而这正是眼镜行业所极力回避而又始终逃不过的劫。
   曾经在《中国眼镜人论坛》上看到有云南同行发帖吐槽云南的大药房挂出“配镜可刷医保”的灯箱广告而普通眼镜店因不能刷医保留不住客时,原本以为“配镜刷医保”只是药店的一种打擦边球的蒙混手段,但通过网上查询得知云南省确实有“配镜可刷医保”的政策,并且近几年的全国眼科会议上有数次提及要把眼镜纳入医保,并且做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山东省眼科主任委员已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过一次。如果配镜刷医保的“政策”在全国全面推行,眼镜业受到的多大冲击完全可想而知,因为刷医保只是医院和大药房的特权,眼镜店永远不可能分享到这块蛋糕,目前眼镜店相比较于医院的配镜中心已明显处于劣势,再加上这种定向的利益输送(医院,药店)政策,若干年前由于不能纳入医保、新农合等政策所导致大批农村个体诊所倒闭的悲剧就会在眼镜行业重演,普通眼镜店要么关门倒闭,要么挂靠大大小小的医院和药房,按20-30%的营业额“上贡”。
   更令人不安的是传闻已久的卫计委有关我国建立视光师制度的消息,去年初看到一则《2014年度近视眼防控高峰论坛共识》,细细读罢不由得心底发凉:潘多拉的盒子就要打开了!!该共识虽然是由“中华近视防控推进协会(筹)”提出,但几乎集结了国内眼科眼视光方面大部分顶级专家和机构的共识,也就几乎等同于卫计委的意见和态度,所以最终转化为法律法规的可能性极大。该《共识》里列出:眼视光中专毕业为验光士;眼视光大专毕业为验光师,分初、中、高级;眼视光大本、学士获得者为视光师,分视光师、高级视光师、教授级视光师。完全套用了体制内的医师制度的学历和专业技术等级划分,而将体制外的眼镜行业内十数万名各级验光师完全排除在外,就是说哪怕你是一级验光技师也可能够不着验光士的资格,今后也可能被剥夺验光处方权。
   眼镜纳入医保和建立视光师制度,眼镜行业外的人或许觉得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稍加剖析就会知道是你“自作多情”了。先说说配镜刷医保卡吧,眼镜当初可是被医卫系统“拒之门外”的“小杂货”,而眼镜“进入”医院的最初形式是眼镜业中的“机会分子”相中医生在患者心目中的“权威”,利用“关系”“搞定”医院和眼科负责人并以高额“开单费”换取眼科医生的验光单来牟利,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模式几乎是国内“医院眼镜”的标准版本,近年来各地“一拥而上”的“医院眼科视光中心”则是其中的“发达者”或者外来的资本集团变相的“医院科室承包”,也就是说“医院眼镜”的最终和最大获利者不是医院。由于“医院眼镜”相比较于普通眼镜店的不对称竞争优势,也由于“医院眼镜”要负担高额的“打点费”和“开单费”,医院眼镜的配镜技术达不到眼镜业的平均水平、镜架和镜片材质远不能和正规眼镜店可比,而价格却基本上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如果配镜可以刷医保卡了,这个价格还会怎么样我只能说“你懂的”了,因为前些年进过医院的人都知道医生看病开单是多会问“自费还是医保”,两者的费用差异大家都懂的。这样一来,如果配镜费用被列入“大医保”坑的是国家医保资金,如果配镜费用由个人医保账户中的“历年资金账户”中支出,坑的还是老百姓自己的血汗钱,医院眼镜可以说是“以药养医”“开单费”“权钱交易”等等医疗系统顽疾的典型代表,所以说配镜纳入医保就算不是“祸国殃民”也绝非“利国利民”。
   再看看卫计委的那套视光师制度,试图以体制内的视角和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来解决眼镜这一彻头彻尾的体制外行业的问题,注定是不靠谱的。验光配镜技术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提升眼镜从业人员尤其是十余万验光师和配镜师的业务素质,国家应该加大对眼镜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投入,以弥补几十年拉下的对眼镜行业的“欠账”,而不是一脚踢开另起炉灶,13亿国人的视力健康问题如果离开眼镜行业现有的技术力量而单靠医院眼科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不妨去看看目前医院的“医学验光”的现实状况,眼科在医院内一向属于小科室,大多只有3-5名眼科医生,而大部分的县一级医院甚至没有专门的眼科,与耳鼻喉一起合称“五官科”,国内眼科医生的本职定位是眼疾诊疗,90%以上的眼科医生没有眼视光学教育背景,验光纯属“赶鸭子上架”的业余,靠的只是电脑验光仪和插片箱。那我们再去看看大型专业化眼科中心的情况,年前一位网名“艾瑞克”的杭州同行专门到大名鼎鼎的浙二医院眼科中心“蹲点”了两天,那不愧是国内眼视光学界“巨匠”姚克教授的治下,艾瑞克说候诊的人真心的多,医护人员真心的忙,整个验光流程就如同自动化流水线作业,艾瑞克的话“那些验光师对拓普康的信任度简直有病态依赖,验散光根本不用Jcc确定一下,1.0清楚了请你走人”、“ 他们验光没有足矫、平衡一说。红绿、1.0手势划对滚蛋,多一句话木有~”。。。。。。相比较于普通专业眼镜店专业验光师的验光流程,只能报以一声“呵呵”了。
    相比较于配镜入医保和全面推行视光师制度这两个“暂时”有一点不那么明确的危机,“药店眼镜”这个现实的威胁正悄然出现。近年随着全民医保的实行和对抗生素等药物的控制,药店的日子逐渐不好过,已经赚得第一桶金的连锁药店老板们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作为声名在外的“暴利行业”的眼镜,无疑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连锁药店内开设眼镜店,无需额外店面只需在药店开辟一个配镜区,不增加房租负担更不需大量装修费,现有药店人员里短期培训即可应付,不增加人工费支出,设立集中加工中心各连锁门店只需要配备验光设备即可,并且药店眼镜最大的经营优势是可以刷医保卡(在高压锅和大米都能够刷医保的药店手里,配镜刷医保真的不是事)。。。我们不妨看一组数据,全国眼镜零售门店总数大约是86000家,而药店门店总数在600000家以上,并且其中大部分属于连锁药店,即使十分之一的药店开设眼镜店就有60000多家,对传统眼镜零售业的冲击可想而知会有多大。
   如果若干年后,配镜全面纳入医保,以卫计委主导的排他性的视光师制度的全面实施,药店眼镜遍地开花,传统眼镜零售业必将滑入深渊。这绝非危言耸听和杞人忧天,我们眼镜人必须行动起来,上下达成共识,中国眼镜协会和各地眼镜行业协会及业界专家大佬应该主动向有关部门陈情,为眼镜行业的未来留一条路。

    从中国眼镜协会的层面来说,应该改变过去一贯的“重工轻商”的传统,加大对零售环节的关注,毕竟眼镜业的整体繁荣绕不开眼镜零售验配这一“瓶颈”。建议中国眼镜协会将现有的验光配镜专业委员会和视光师专业委员会合并改组为“中国验光(配镜)师协会”作为中国眼镜协会的二级协会(或内部分会)以代表全国二十多万眼镜专业技术人员的声音。验光(配镜)师协会现阶段第一要务是提出眼镜行业专业技术素质提升规划,编制一套符合国情接眼镜行业“地气”的验光师(视光师)制度方案,以与卫计委的那套“视光师制度(方案)”抗衡博弈,坚决捍卫二十万验光师的验光处方权。
         
            

评分

参与人数 10金钱 +115 收起 理由
tanmuxin + 10 很给力!
壹明 + 10 很给力!
dangdangknight + 10 赞一个!
朱一刀 + 30 很给力!
wujinxuan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0-2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杨的长篇大论
发表于 2016-10-2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必须顶一个啦。。。我一直都不怎么加工外来的东西,特别是镜片,绝对不加工,来架子我就镜片少打折,基本上加个几十百来块的,看起来高级的架子也绝对不做。来的人,口气大的也绝对不做。陌生顾客也不做。哈哈哈哈。。。我就是这么任性啊。。
发表于 2016-10-26 1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眼镜行业就需要多一些杨老师这样为行业着想的人!
发表于 2016-10-2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杨老师。这个我们的反应是一方面,关键还要当地协会愿意把大家的意见反应上去才行。
发表于 2016-10-2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的行业同仁都要深思、反思!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大 发表于 2016-10-26 10:21
谢谢杨老师。这个我们的反应是一方面,关键还要当地协会愿意把大家的意见反应上去才行。
...

今天下午就找崔毅谈一谈
发表于 2016-10-26 10: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老师威武
发表于 2016-10-26 1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老师 顶一个
发表于 2016-10-26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当下大环境 坏风气下   只能  然并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4-12-23 17: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