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人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37|回复: 28

观点:眼镜店生产许可证应取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7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弦音 于 2011-10-10 17:02 编辑

文章要点概览:
    眼镜店是不是生产企业  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眼镜店是卖眼镜的,眼镜厂是做眼镜的,这是最基本的常识。而国家工商总局明文规定眼镜店是服务性质的零售企业,属于流通领域而不是生产领域。在申请办理眼镜店营业执照时,也没有规定必须办理工业品生产许可证才能开业。
        办证是眼镜店的沉重负担    没有哪家眼镜店能花二三千块钱办好证的。技监局按规定办理生产许可证填写很多资料,要建立繁杂的档案,自己做这些资料,很难通过审批,往往以不符合要求被退回重做。为了节省时间顺利通过,多数眼镜店不得不委托中价机构去办理,少则万元左右,多的超过二万元。
        办证有没有起到规范行业的作用    2004年把眼镜店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之初,在眼镜行业引起了不小震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眼镜零售行业混乱秩序将得到治理,新一轮的洗牌将正式开始,大批没有实力的小眼镜店将被淘汰。现在五年多时间过去了,事实情况却令人大失所望,所期待的大洗牌根本没出现,大批没有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外行照样涌入眼镜零售行业,眼镜店越来越多,恶性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只要有钱就可以办到验光加工证,就可以办到生产许可证,还有大量的眼镜店没办证照样经营。不免让人产生了上当的感觉,政府部门公信力受到了质疑。
        质监局有没有能力监督眼镜质量    说是“质量技术监督”,实则根本没有监督眼镜技术的能力。目前的监督,实际就是检定设备和抽查配装眼镜,所谓抽查配装眼镜,只是质监部门开处方并检验,让眼镜店进行加工,并不是对消费者的眼镜进行抽样检测。其间忽视了对眼镜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验光质量。验光做为配装眼镜质量最关键的环节,是既无标准也无力监督,这样的监督只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这也是外行监管内行的必然结果。


强烈呼吁取消眼镜店工业品生产许可证

作者:东方大叔01


    中国是个办证大国,中国人一生要办多少证?从来没有人去统计过。名目繁多的各种证件堪称世界奇观。政府官员不是把精力集中在为民服务上面,而是办证搞创收,办证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产业,而老百姓不得不为办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有网友发帖说中国人至少要办80个以上证,但是如果你要开眼镜店的话,又要增加好几个证。除了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外,还要到劳动部门办理验光员证,定配加工证,到技术质量监督局办理工业品生产许可证,到药监局办理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
    2004年1月8日,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把眼镜列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目录》(42条)全许办[2004]01号。技监局以眼镜店有镜片镜架加工过程,而把验光配镜列入申证11单元,并在眼镜行业全面执行,要是不办被查到,将面临十二万以下五万以上罚款。
    眼镜店被强制实施工业品生产许可证的政策实施前,其合理性就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质疑,但由于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强势地位,眼镜行业的反对声音显得如此微弱,此政策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就执行下去了。用工业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来管理眼镜零售行业,在世界上也是首创,仅此一家。
    眼镜店是零售企业还是生产企业由谁说了算?
    眼镜店对眼镜片眼镜架进行初级加工(经分割由大变小)并未使其化学性能发生变化,只是改变了其原有的物理大小,不属于生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把眼镜的加工过程视作生产过程而强行要求眼镜店办理工业品生产许可证的理由实属牵强。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眼镜店是卖眼镜的,眼镜厂是做眼镜的,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再说,如果眼镜店是生产企业的话,那么工商执照上应该是生产企业而不是零售企业。而国家工商总局明文规定眼镜店是服务性质的零售企业,属于流域领域而不是生产领域。在申请办理眼镜店营业执照时,并没有规定必须办理工业品生产许可证才能开业。
    工商执照就是企业的准生证,通过工商局审批表明经营者的从业资格得到政府认可,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就可以得到政府部门的保护。而技监局要求办的工业品生产许可证也是准生证,这也就是否定了工商执照的作用,一个企业办二张准生证的做法明显是重复执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部门的职权划分问题由来已久。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发布国办发〖2001〗56号文件之后,明确划分质监管生产、工商管流通的原则。但是各地在具体执法行动中,仍然出现大量的交叉和“越界”行为,并导致争议不断。
    虽然早在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56号文件发布在先,可是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仍置之不顾,强行要求属于流通领域的眼镜店办理全国工业品生产许可证,分明是越权行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眼镜店不是生产企业,技监局不能要求流通领域的眼镜店办理工业品生产许可证就失去了法律依据。
    办证的目的是什么?
    近年来国人近视人口大量增加,眼镜店数量也随之激增。眼镜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眼睛的健康,政府部门进行规范和监督是很有必要,可是要落到实处,要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不能简单地以办理工业品生产许可证这种形式来进行。
    办理生产许可证的目的是什么?技监局的回答肯定是为了更好地监管眼镜的质量。可是《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规定我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形式是:“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可见对产品质量并非以许可证制度进行管理的,是以抽查产品质量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所以即使要对眼镜店成镜质量的监督,只要进行抽检就可以,何必非要办证呢?
    按照规定办理工业品生产许可证的费用全国统一为2200元,加上设备检测费用,最多3000元左右。实际情况是没有哪家眼镜店能花二三千块钱办好证的。技监局按规定办理生产许可证填写很多资料,要建立繁杂的档案,自己做这些资料,很难通过审批,往往以不符合要求被退回重做。为了节省时间顺利通过,多数眼镜店不得不委托中价机构去办理,少则万元左右,多的超过二万元。而全国有五万多家大小眼镜店,所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办证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什么。
    规范就要办证,办证就要收费。和生产企业动辄几十万的办证费用相比,眼镜店办证的钱少得多了。可是眼镜零售行业小店占了大多数,这笔费用对于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也许用于经营的流动资金没有了,也许意味着几个月甚至一年要为技监局打工,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经营的困难。这些钱要是用在购买设备和学习技术上面,可以为顾客更好地服务。
    技监局有无能力对眼镜质量进行监督?
    质量技术监督局,顾名思义是对把管理的企业进行产品质量和技术方面的监督检查,技监局对眼镜店质量监管主要是二个方面内容,一是成镜检测,二是计量器具的年检。而在技术监督方面,根本没有一条实质性的内容。
    成镜检测是由技监局列出几个光度,由眼镜店照着配,然后进行检测,把结果对比成镜质量国家标准确定是否合格。如果仪器检测合格,要求装配的眼镜合格,就算通过。
    只要是眼镜行业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质量检测根本无实际意义。眼镜质量主要是验光质量,如果验光师开出的处方不能真实反应患者眼睛真实的屈光状态,加工是照处方单执行的,所以加工再标准这付眼镜也是不合格。而仪器检测也是走个形式,焦度计的调整非常简单,眼镜店都会自己调整。验光镜片箱只要出厂时合格,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检测。电脑验光机的数据本来是用来参考不能作为直接处方,而且生产厂家一般都定期来上门服务,所以意义也不是很大。
    现在眼镜加工设备越来越先进,一个外行只要学几小时就可以装配出合格的眼镜。而验光不一样,一个合格的验光师需要好几年才能培养出来。所以只在成镜加工方面制订一个国家标准,对比标准进行质量检测,根本不能真实反应眼镜店的真实技术水平,而对眼镜质量影响最大的验光这一环节却放过了。所以成镜加工只是眼镜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装配合格并不能证明这付眼镜是合格的,成镜质量检测只是走个形式,没有实际的意义。行业内有句话叫做“合格的眼镜不一定戴了舒服,舒服的眼镜不一定是合格的”,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验光是个动态的过程,验光师先检影或电脑打出的初始光度,再用试镜架或者综合验光仪进行精调,再根据患者试戴后结果及具体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适合患者的合理光度再下处方,影响验光质量的因素很多,有设备的因素,有验光师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等,往往有十家眼镜店验光结果都不同的情况发生。
    对眼镜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验光质量无法制定国家标准,而技监局工作人员都没有从事验光配镜的实际经历,外行监管内行的局限性,注定了无法对决定眼镜质量最大的因素即验光质量进行监督,只是对成镜质量进行了检测,何况这样的检测只是根据技监部门给出的光度进行加工后检测,并不是对消费者的眼镜进行抽样检测,这样的监督只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眼镜行业对生产许可证普遍失望和不满                       
    当初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决定在眼镜零售行业实行工业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时候,在眼镜行业引起了不小震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眼镜零售行业混乱秩序将得到治理,新一轮的洗牌将正式开始,大批没有实力的小眼镜店将被淘汰,所以此项政策受到了大眼镜店的欢迎。
    从2004年正式办理到现在五年多时间过去了,事实情况却令人大失所望,所期待的大洗牌根本没出现。大批没有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外行照样涌入眼镜零售行业,眼镜店越来越多,恶性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只要有钱就可以办到验光加工证,就可以办到生产许可证,还有大量的眼镜店没办证照样经营。不免让人产生了上当的感觉,政府部门公信力受到了质疑。
    作为眼镜行业弱势群体的小眼镜店由于资金紧张,很多店在赢利和亏损边缘挣扎,而无力办理生产许可证,多数采用拖的办法。可是由于每年要来收取高额的仪器检测费,以及无证害怕天价的罚款,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不满情绪更是强烈。
    今年7月31日,深圳市机构改革计划出台,改革后设置31个工作部门,比改革前实际减少机构15个,精简幅度达到了1/3。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不再保留工商技监等部门,从根本上解决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随着全国各地进行大部门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展开,工商技监药监等部门进行合并是大势所趋,困扰眼镜行业多年的管理混乱局面也必将从根本上解决,取消眼镜店工业品生产许可证指日可待。(转自凯迪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弦音 于 2011-10-10 17:00 编辑

版主点评:
    配装眼镜质量要不要监管?
    无论配装眼镜质量的关键点是验光也好,是加工也好,是原料质量也好,眼镜的质量靠什么来保证?街上眼镜店林立,站在普通消费者的立场上,我该相信哪一家?哪一家符合出品合格眼镜的条件?这是实实在在存的问题。如果不对验配的环节进行规范,仅靠产品抽检来判定质量行不行?不行。如果是这样,黑作坊若生产的馒头若终抽检合格,是不是黑作坊也能生产?地沟油若终检合格,地沟油是否就可以上架合法销售?小煤窑若是没有死人,是否就可以允许采煤生产?美容店若没有出现事故且美容达到效果,是否就不需要再认证审核?对于任何涉及公众权益与安全的产品,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是绝不可行的,这已经是被无数次验证的基本常识,眼镜产品亦不例外,不可能仅仅靠终检产品就能判定一个企业的验配能力和产品质量,也需要过程审查认证。
    怎么样才能知道眼镜店是否具备相应能力?
    怎么才能知道眼镜店出品的眼镜是不是合格?质量有没有保证?前面说过,不能凭你眼镜店嘴说自已的合格它就合格;也不能由质监一副一副逐一检定,要这样的话质监得和眼镜店一样多,这显然是不可能。那么配装眼镜质量拿什么来保证?谁来为消费者负责?唯一可行的,就是要看你这个产品是不是具备合格的条件。也就是说你具备了生产合格品的保件,那我们就认为你的质量是有保证的。可是质监又不坐在你眼镜店,怎么才能知道你有没有生产合格品的条件?这就只能看你的质量有没有可追溯性。举个例子比如说餐具消毒,你有消毒设备,也有专职人员,又有制度来约束人员,也有制度来维护设备,而这些制度又在发挥作用,那你这个餐具消毒就是可信的。再比如说采矿安全,你这个作业是不安全?你不能说我很安全,因为没死人,这个不行,等到死人的时候就晚了。所以要看你是不是有不死人的条件,有不死人的保证。眼镜也是一样,我们曾经在这里讨论过“充片”的问题,大家都说做生意得有道德,得有良心,不能挂羊头卖狗肉搞“充片”。这个听起来是有道理,但只是站在我们自已的立场上看有道理,实际上完全靠道德来保证质量对消费者来说是不答应的,也是不靠谱的。相反如果按照生产许可证质度来做质量管理,就不可能发生“充片”现象。你卖货要开单,发料要审批,加工要核对,这些都有了保证以后,怎么能发生随便充片的事呢?
    质监如何审查眼镜店的能力?
    具体来讲它要做两件事:一是看你的制度订得合不合理,有没有漏洞;二是看你有没有按你自已定的制度来做。怎么看?往前追溯。这是你今天配的一副眼镜,我往前追,你用的是这个牌子的镜架和镜片,那么生产商有没有资质?你在进货时有没有验证?资质证明拿来,验证报告拿来;你加工要发料,发料记录拿来;你加工有核对,核对记录拿来;加工完了有检测,检测报告拿来;顾客戴上是不是符合矫正要求?验光记录拿来、回访记录拿来。这样通过对你的人员资质、加工设备、工艺流程、制度执行、进货质量、售后服务几个方面的追溯,就能得出你配装的眼镜是不是具备合格的条件,质量有没有保证的结论来,而且这个结论被国家认可。
    眼镜店能否达到质监要求的能力?
    达不到,至少绝大多数的眼镜店达不到。别说去看他的质量控制过程,就是保证自已产品质量的制度,他自已都定不出来,只能找个咨询公司搞,咨询公司搞出来的东西怎么能完全符合自已企业的需要呢?他又怎么能按照这个“不合身”的制度去运行呢?这就只能由质监在审核时进行通融,过程不要审了,只审一审硬件设备,抽检一下产品算了。否则你审来审去,全省一家眼镜店过关的都没有(山西省在04年的时候全省眼镜店就没有一个能通过审核的),上千家眼镜店没有一个具备配装眼镜生产条件,那这样如何跟国家交待?如何向全社会交待?要不要批评你质监不作为?你要不要去把这些眼镜店都关闭了?明知眼镜店达不到要求,还不能让它全都关闭,还不能不按规则审核,这就是目前配装眼镜生产许可证制度的真实运行现状。
    生产许可证有没有推动行业进步?
    没有。我们中国的配装眼镜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都还比较低,这个我们是要承认的,尽管生产许可证制度是一个质量的最低要求,但我们的管理水平还是无法达到,对我们来说还是定得太高了。相应地,低的质量水平也需要低标准的监管,这是明摆着的事儿,质监心知肚明。他要为你想办法变通,你就得付出点代价,这也是明摆着的事儿,眼镜店也心知肚明。由此,本来是为了提高眼镜店门槛、从源头上规范眼镜质量的生产许可证制度,最终完完全全流于形式。花钱就能办证,甚至只花钱不办证也成一些地方潜规则:实际上很多地方对推动企业办证并不是很热衷,而更衷情于无证处罚。对于企业来说,办证要给省里交钱,不办证要给地方质监交罚款(年年要交),都是一样的交钱,而实际上办证成本远远大于罚款,五年办一次,每次一万多,最要命的是,由于地方质监无权办证也得不到办证收入,企业花钱办了证以后,往往还有可能以其它理由被当地质监处罚。而罚款可多可少弹性较大,被罚的次数多了,就与当地质监成了朋友,毕竟县官不如现管,谁都知道与当地官员处成朋友关系有多么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许可证制度已经完全沦为劳民伤财的制度,成了一些人中饱私囊的工具,助长了吃拿卡要的腐败之风,加重了眼镜企业的生存负担,而对于规范行业、提高质量却没有起到一顶点的推动作用。
发表于 2011-10-7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墙裂建议取消眼镜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发表于 2011-10-7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望是好的,可是在利益面前总落空,除非眼镜协会去交涉,可是眼镜协会本来就是半官方的,根本没有我们的呼吁声音
发表于 2011-10-7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政府的变向收费吗
发表于 2011-10-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梦都希望政府取消生产许可证,可是我第二天醒来还是为交生产许可证的钱而愁。这就是政府职能部门,有权就是大爷,可怜我们这些弱势群体。
发表于 2011-10-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上去,看看有多少人顶!!!!
发表于 2011-10-8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上去,看看有多少人顶!!!!



顶上去有用?
发表于 2011-10-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办证收费的本身估计是想有高收费严要求来控制小店或者说不愿意投入的店发展的,可现在他也未能做到这样目标,结果有小店可以不办也照样营业,大店怕影响生意而积极办证,这办的感觉是有点增加负担了,如果真的严格按照要求去做,我估计大店增加这样负担也愿意的,因为这样严格的审查制度,一般小店都无法经营了,这样竞争也会少的很多,这办证费用也会非常快回收了。同样政府也增加的财政收入。
发表于 2011-10-8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证只是让一些寄生虫更多一些温床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4-12-23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