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平直言不讳地说:“这是眼镜验光或装配有误的推托之辞,是一句不科学、不负责任的话。个别验光无把握、或者制作不达标,又做不了自检的眼镜店,不用这块应付患者的遮丑布,是难以把顾客打发出门的。”
——这句话中的标点之类低级错误就不说了,世上究竟有没有“眼镜验光”这种提法也不说了,单是从含义上讲,逻辑错误也是比较明显的。
如果作者的本意是说验光无把握、制作不达标又做不了自检的眼镜店会用“新配的眼镜要适应一段时间”来遮丑,那么前面就不该先下了“这是验光或装配有误的推托之辞”这一绝对性的结论,否则的话那些验光有把握、制作也达标也有自检能力的眼镜店,配出的眼镜就一定不需要适应吗?这肯定是不对的,因为适应性因人而异,指的是戴镜者的感受。有些人根本没有屈光不正,但是只戴一个无镜片的空镜架也会感到不适应,甚至是头晕,你能说也是验光有问题?抑或制作不达标?显然不能。
总而言之,把所有戴镜不适都归结于验光和装配,只能称之为狂言或者无知,作个相似类比的话,即“所有穿新鞋需要适应的,都是鞋有问题。”这要是写在书上的话,不但制鞋的人会笑你胡说,连穿鞋的人也要笑你瞎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