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负责传输百分之九十的外界信息。因此视觉障碍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劳动。 眼的视觉器官包括 眼球: 是接受外界信息的。 视路: 是传导外界信息到视皮质层 。 附属器: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眼球近似球形 。正常成人眼球前后径为24mm ; 儿童眼球前后径为16mm~17mm 3岁达到23mm ;儿童有正常生理性远视 。 眼球前后径为24mm ,垂直径为23mm,水平径为23.5mm.突出度为12mm~~14mm, 两眼相差不可超过2mm. (一) 眼球壁
是眼球的外壳,自外向内依次为外膜、中膜和内膜。
1、外膜(纤维膜) 为致密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分为角膜和巩膜。
(1)角膜(cornea):占眼球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无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分布,但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感觉十分敏锐,致使眼不容一粒沙子。角膜约呈圆形,其曲度较巩膜的曲度大,所以角膜较向前突出。正常情况下,角膜是无色透亮的,允许光线通过,成为眼的屈光装置之一。在婴幼儿时期,如严重营养不良会导致角膜软化,使角膜由无色透亮变为乳白色不透明,影响光线通过,使视力下降,甚至可导致失明。由于角膜感觉敏锐,在受到刺激时会引起迅速眨眼的反应,称为角膜反射,属正常的生理反射。临床上,经常检查这一反射检测病人神经系统的功能。
(2)巩膜(sclera):占眼球纤维膜的后5/6,乳白色不透明,厚而致密、坚韧,对维持眼球外形、保护眼球起着重要作用。巩膜前部稍分开,形成角膜巩膜缘与角膜相接,其深面有巩膜静脉窦(sinus venosus sclerae),是房水回流的必经之路。巩膜在眼球后极的稍内侧向后延续包裹视神经形成视神经鞘。
2、中膜(血管膜、色素膜) 位于纤维膜的内面,由于富含血管和色素而得名,对眼球有营养和保护作用。从前向后依次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1)虹膜(iris):位于角膜后方,晶状体前方,中膜的最前部,呈冠状位圆环形的薄膜,虹膜中央圆形的孔称为瞳孔(pupil),是光线通过的主要通道。虹膜上,围绕在瞳孔周围呈环形分布的平滑肌称为瞳孔括约肌(sphincter pupillae),而以瞳孔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的平滑肌称为瞳孔开大肌(dilator pupillae)。在不同光强度刺激时,二者受神经系统的统一控制,收缩舒张,以调节瞳孔的大小。当受到强光刺激时,前者收缩使瞳孔缩小;在光线弱时,后者收缩使瞳孔开大,以调节进入眼球的光度,从而保护眼球内膜。
由于人种不同,虹膜所含的色素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睫状体(ciliary body):是中膜内最肥厚的部分。位于巩膜与角膜移行处的深面,前接虹膜根部,后续于脉络膜,前部厚而后部薄。在通过眼轴的切面上,睫状体的断面呈三角形,其前1/3较肥厚,内表面有70一80个向前内侧突出的皱襞,称为睫状突,借睫状小带与晶状体囊相连;后2/3较平坦,称为睫状环。睫状体内有丰富的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以视不同距离的物体。此外,睫状体还有产生房水的功能。
(3)脉络膜(choroid):占中膜的后2/3,前接睫状体,后方有视神经穿过,外与巩膜疏松结合,内面紧贴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脉络膜富含血管,对眼球壁有营养作用;富含色素细胞,可吸收眼内散射的光线,维持眼内暗室的效应,有利于视网膜成像。
3、内膜(视网膜) 位于中膜的内面,是眼球的感觉膜,称为视网膜(retina)。根据衬贴的部位不同,视网膜由前向后可分为三部分:即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视部。衬贴于虹膜内面的,称为视网膜的虹膜部;衬贴于睫状体内面
二部由于光线始终照不到,不能成像,故称为视网膜的盲部。衬贴于脉络膜的内面的,称为视网膜的视部。视部最大,是视器的感光、成像部分。视网膜分内、外两层,外层紧贴于中膜内面,为色素上皮层,由单层色素上皮细胞构成;内层为神经细胞层,是视网膜的固有结构,两层之间有一潜在性间隙,是二者易于分离的解剖学基础。临床上,把色素上皮层与神经细胞层的分离称为视网膜剥脱症,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视网膜视部的神经细胞层主要有三层细胞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节细胞层。视细胞层内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它们是感光细胞(即光波感受器)。视锥细胞是强光和色光的感受器,病变时会导致色盲;视杆细胞是弱光和白光感受器,病变时会导致夜盲。视细胞能把不同光波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传给双极细胞、节细胞。节细胞的轴突向眼球的后内侧汇聚,穿过脉络膜组成视神经(optic nerve)。来自眼球不同方位的节细胞轴突,在穿过脉络膜前形成圆盘状、白色的隆起称为视神经盘(optic disc),因此处无视细胞,不能感光,又称为生理盲点。在视神经盘颞侧偏下方约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为黄斑(macula lutea),活体呈褐色或红褐色,黄斑中央的凹陷称为中央凹(fovea centralis),此处视细胞最集中,是感光辨色最敏锐之处,即在此处成像时,图像最清晰。在活体上,利用眼底镜可窥见以上结构。由于物种的差异,中央凹处视细胞的配布有别,致使不同动物对强、弱光及光的颜色感觉不同。 通过瞳孔中心与中央凹的假想连线,称为视轴。视轴与眼轴呈锐角交叉。 在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层内,光的传导方向与神经信号的传导方向不同。前者是由内向外的传导,即光线透过节细胞、双极细胞,到达视细胞层,被视锥细胞或视杆细胞接受后,把光波的刺激转变为神经信号;而后者则是由外向内的传导,即视细胞把转变成的神经信号,逐层向内传至双极细胞、节细胞,最终通过视神经传至脑的视觉中枢。 (二)眼球的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部分。 1、晶状体(1ens) 无色透明,呈双凸透镜状,前面曲度较小,后面较前面隆凸,富含弹性,但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位于虹膜后方、玻璃体前方。在晶状体外面有一层极具弹性的被膜,称为晶状体囊。晶状体借其晶状体囊与睫状小带、睫状体相连,通过睫状肌的收缩舒张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当睫状肌收缩时,睫状突向前内汇聚,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借本身弹性变厚,使近处的物体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睫状肌舒张时,睫状突向后外侧移动,睫状小带紧张,晶状体变薄,使远处的物体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时,称为近视;相反,则称为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会不断下降。晶状体若因疾病或理化损害变浑浊则称为白内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容易造成视疲劳,视力下降,所以视物时,要注意远、近结合,使睫状肌得以充分休息,以保证眼能正常工作。 2、眼房(chambers of eyeball)和房水(aqueous humor) 眼房是介于角膜与晶状体、睫状小带之间的腔隙。以虹膜的瞳孔为界,分为较大的眼前房和较小的眼后房,二者借瞳孔相通。在眼前房内,虹膜和角膜交界处构成虹膜角膜角隙(前房角),是房水回流入巩膜静脉窦的必经之路。 房水是由睫状体产生的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眼房内,可营养角膜和晶状体,并对维持眼压起主要作用。睫状体产生的房水,首先进入眼后房内营养晶状体,连同晶状体的代谢产物一起经瞳孔到达眼前房营养角膜,最后经虹膜角膜角隙渗透到巩膜静脉窦,经睫前静脉汇入眼静脉。 在正常情况下,房水的产生与回流保持动态平衡,一旦该平衡被破坏,则会造成眼压的改变。当房水产生增多或回流受阻如虹膜后粘连、瞳孔闭锁、虹膜角膜角隙变窄或粘连,导致眼压升高,视力下降,临床上称之为继发性青光眼。 3、玻璃体(vitreous body) 为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充满于晶状体、睫状小带与视网膜之间,对视网膜有支撑作用。当玻璃体萎缩变小时,对视网膜的支撑作用减弱,则会致视网膜剥离。 眼的屈光装置 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四部分构成,共同特点是无色、透明,允许光线通过,故统称为眼的屈光装置。任何一部分的病变,均会影响视力,形成屈光不正,如近视或远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