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家宝 于 2011-4-27 19:04 编辑
圆锥角膜的诊断与治疗 文/胡家宝 岳某,女,1990年生。上初中后发现近视,父母坚持不让其配镜。2006年6月26日第一次配镜,R:-3.50DS=0.8;L:-3.25DS=0.8。2007年年初开始一直感觉眼睛疼痛并伴有头疼,视力逐渐下降,于2007年6月29日再次来配镜,当时认为是初三学习紧张导致视力疲劳所致。验光试戴后确定度数为R:-3.75DS/-1.00DC×60=0.8;L:-3.75DS/-1.50DC×150=0.8。但戴镜后一个多月即感到视物模糊重影并伴有眼痛头痛,考虑到已经中考完毕在家放假休息,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症状,所以建议到大医院的眼科做一下全面的眼部检查。但由于并未引起其父母的重视,故一直拖到症状进一步加重,才于2007年8月17日上午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看专家门诊。经查,病志明确地写着双眼无器质性病变,建议重新验光配镜。再次来我处,验光度数为R:-3.00DS/-4.00DC×45=0.8模糊,L:-3.50DS/-4.00×145=0.8模糊。试戴一个多小时,感觉还可以,于是配镜。我怀疑她是得了圆锥角膜,再次建议到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中心诊治,但她的父母只是应付性地答应了。2008年1月13日,该学生再次来我处,验光R:-4.00DS/-5.50DC×50;L:-4.00DS/-5.00DC×140,双眼矫正视力都是0.6模糊且严重重影,勉强可以看对方向,视力无法再提高。我告诉她的母亲立刻带她去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做角膜地形图检查,看是否是圆锥角膜。看到她母亲犹豫不决甚至是怀疑的眼神,我对她母亲说别不当事,孩子是你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后来近一年了再也没见到这个孩子。2008年12月30日这对母女又来了,跟我们诉说了近一年来的艰辛求医历程。她们上次终于听了劝告去了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那里很明确的诊断为圆锥角膜,建议做角膜移植。她们又看了很多地方,最后去了北京同仁医院,右眼做了角膜移植,左眼配了RGP以期暂时控制病情发展,视右眼移植后的恢复情况一年后再做左眼的角膜移植。她母亲的感谢让我们心酸。 我还印象很深的记得2003年6月,曾经遇到过一个高二男学生,右眼圆锥角膜,左眼暂未发病。因为没有移植所需的角膜,故来我处看能不能暂时配镜来解决视力需求。于是我给配了小基弧的软性球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0.6,视标开口清楚无明显重影。后来他等到了移植所需的角膜便做了角膜移植。 圆锥角膜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先天性角膜发育异常,表现为角膜中央部进行性变薄、膨隆,向前呈现圆锥状突出,故名圆锥角膜。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人报告本病与内分泌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近年来也见于LASIK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多在青春期发病,发病后缓慢发展,多为双眼发病,但发病先后不同,程度不一,女性多见。早期的圆锥角膜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确诊。 圆锥角膜的临床表现: 1、因角膜的锥状膨隆导致轴性近视及不规则散光,程度逐渐加重,视力进行性下降,尤其是以视远不清为主,配戴近视性散光眼镜后视力可以矫正,所以经常被误诊为复性近视散光而耽误了诊治。所配的近视散光眼镜很快就会度数不足,表现为度数不断加深,尤其是散光度数增加明显。晚期角膜中央部后弹力层可随时破裂,房水进入角膜基质层,突然发生急性角膜水肿、混浊,使视力急剧下降。愈合后会遗留角膜瘢痕和混浊,不规则散光加重,视力更趋下降。 2、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角膜呈现圆锥状前突,圆锥一般被限制在角膜中央部分,锥顶位于角膜中央偏下方或旁中央偏下方,圆锥顶部突出、变薄,其厚度仅为正常的1/5~1/2。当患者向下看时,角膜圆锥顶部压迫下睑缘,使下睑缘出现一个“V”形向下的凹陷。 3、角膜曲率仪检查可发现角膜前曲率变化大而且不规则,K值可超过70D。 4、检影可见影动呈现剪刀状。 圆锥角膜的治疗: 圆锥角膜是一个难以治疗的疾患,曾提出过不少的方法,大致可分为药物治疗,光学矫正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1、急性圆锥角膜水肿时使用高渗滴眼液或眼膏可使水肿逐渐消退。 2、根据病情的进展,在疾病的早期由圆锥角膜引起的近视用框架眼镜即可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当角膜表面变成不规则散光时,可配角膜接触镜。①硬性角膜接触镜,当病人出现不规则散光时,框架眼镜已不能提高视力,就要选择合适的硬性角膜接触镜。②软性角膜接触镜,但由于软性角膜接触镜片柔软,镜片的曲率容易变得和角膜表面曲率一致,所以在矫正圆锥角膜引起的高度散光时,视力改善常不理想。 3、如果病情继续进展,当视力不能矫正或中央区角膜混浊时,则只能行角膜移植术。 发表于《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9年第3期P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