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人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40|回复: 6

优势眼与近视的关系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ick 于 2009-12-9 21:08 编辑

优势眼与近视的关系研究

裘凯凯,吕帆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浙江温州325027
The dominant eye in myopes
QIU KaJ-kaiLUFan~hoolof Ophthabnoogy&Optometryof
g'en~ uMedcaCollegeWenzhouChi加,325003
[Abstract]ObjectiveToshd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nant eye
and the eye with highermyopia among myope~^e10ds165vohmteea~ wem
enrolled and tested by u-ingthesimplifiedh0lein-tbe-h8ndmethodrh
werP divided into threegroup8 aecolrliag to degleeof anisornetropianon-ani—
s trn山,phy~iolcal ani~metropiaandpathological mai~ometropia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dominant eyeandthe eye with higher myopiafor the
13~,o nf each sllbj was anay~with the non-parametric Wileoxon
Sigr~ Pt,Blqk~Test of SPSS110softwareThechi-,~are test w∞ aIs0 t1sed
to aImlyZe the dL~-,Sbutionof sitdominance and the eye with higher myopia
among the threegroupsResnltsEyedominance was signifi~~ady ass0ctod
withthe highezmypoic eye inthenon—ank~omela'opiagroup(P<n0001)
Howeverthisdid not difer4gnifiemdy from thephysiologicalank~ornelropia
group riot the pathologicalani~ometropiagroup(P>005)Dominant
and y with hig}lermyopiawerecandyrelated totherighteyein each
groupCondusionAdominant eye may ~ velop be_fore ank~metropiaand
ank,~metropiamay~ffeetthechoiceofa dominant eye
KeywordsJdominant eyemyopiaaniqometropia

[摘要]目的:研究优势眼眼别与其两眼中近视性屈光程
度较大眼的眼别关系。方法:165个受试者,按照双眼屈光参
差的程度分双眼屈光无显著差异组、生理性屈光参差组与病
理性屈光参差组三组在医学验光基础上,结合简化的卡洞
法与拇指法判别双眼中的优势眼眼别。结果:①对于所有个
体,优势眼眼别与双眼中近视性屈光程度稍大眼眼别显著相
(z:一3621P<00001)。②双眼屈光无差异组优势眼
眼别与其两眼中近视性屈光程度较大眼眼别显著相关(P<
00001),但在生理性屈光参差组与病理性屈光参差组,两者
均无显著相关(P>005)③ 各组均以右优势眼居多,右眼
屈光不正较大者居多。结论:优势眼的选择可能早于双眼近
视性屈光参差的发生,而近视性屈光参差可能影响优势眼的
选择
[关键词]优势眼;近视;屈光参差
[中图分类号]177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01(2004)01—0013—04

人类具有一些对称的器官,但同时有表现不对
称的行为,包括利手、利足、交又腿、起步优势和优势
眼、两眼的屈光参差等。
所谓优势眼,是指两眼中选择性注视视线方向
的眼睛,这个概念最早在1593年由Porta提出。根
据其类别,其中一些人为左优势眼,记为左型(L
type);另一些人为右优势眼,记为右型(Rtype)l1
以往对优势眼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民族、种族中有
不同的表现率l12。由基因决定或是幼年时期形成
的较难改变的眼优势这种现象,已为多数研究所认
可。并且有研究报道称,对于成功的篮球投球手,其
优势眼与利手的选择性的比例与一般人群有着显著
的差异l。除了很多对于静态(仅远距注视下)下优
势眼选择的研究外,KhanAZ[4~发现两者在水平注视
的视线动态变化情况下,优势眼的平均视角差异仅
155度,小于非优势眼。但在这些诸多的研究
中,很少将优势眼与无斜弱视外的正常人群双眼中
的另一种不对称行为,即屈光参差联系起来。
本实验,期望通过对在校学生为主的近距工作
者双眼中近视程度较大眼的眼别与优势眼的眼别的
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探索这种细微的
离焦与工作强度的差异是否会引起一个个体双眼近
视程度的差异。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165例志愿者,年龄1535岁,平均为
(2336±324)岁,源于在校师生与工作人员,男71
例,占430%;女94例,占570%。均无斜视弱视
等其他眼疾、全身疾病以及手术外伤史,双眼矫正视
力均≥10且两眼视力差Nd,2行。双眼中右眼
等效球镜:+125~一1025D,平均屈光度:(3
13±257)D;左眼等效球镜:+150~一925D,平
均屈光度:(278±242)D
按照受试者双眼等效球镜屈光度差别分为三
组:①无差异组:根据主觉验光的可靠性研究I定为
80%的一致性在±025D95%的一致性在±050
D,结合敏感性指标,本实验把两眼等效球镜差异≤
025D的受试者归人该组,共8例。②生理性屈光
参差组:两眼等效球镜差异在037200D,共69

例。③病理性差异组:纳入标准为两眼等效球镜差
异大于2O0D,共15例。
12方法问诊结合常规眼部裂隙灯与遮盖检查,
排除影响屈光的眼病患者与全身疾病者患者。在用
TopconKR-8100电脑验光、Essilor瞳距仪行远瞳距测
量的基础上,用TopconIS-600行主觉验光;选择双眼
矫正视力均大于等于10以上者。在屈光矫正基础
上,以用卡洞法为主,结合拇指法综合判别165例受
试者双眼中的优势眼。
优势眼的判断方法以简化的卡片法为主,结合
拇指法。简化的卡片法:不需额外工具,让受试者双
眼睁开,充分伸展双臂,用其双手在眼前任一边形成
一个三角形的“窗口”,指导其通过眼前的窗口观看
指导者的优势眼,这样,指导者所观察到的受试者使
用的眼睛,或其窗口中心所在的眼睛中心即其优势
眼。拇指法:将拇指放在两眼注视的远处视点上,
拇指遮住点的视线所在眼即为右优势眼。两种方法
结果有差异的重复3次验证。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10软件对所有受试者
以及各组双眼中优势眼眼别和双眼中近视程度大的
眼别行WilcoxonSigned Ranks Test非参数相关分析;
分别对各组的优势眼、近视性屈光程度大的眼别以
及性别行卡方检验其分布情况;对各组之间的优势
眼、近视性屈光程度大的眼别以及两者的一致性行
Krusk'AWalfisTest非参数检验。

2 结果
21对于所有受试者,优势眼的眼别与近视性屈光
程度大的眼别有着显著的相关性(n=165Z=3
621P<00001);优势眼的眼别与年龄显著相关(n
=165Z=11155P<00001);近视性屈光程度
大的眼别与年龄显著相关(n=165Z:一11156P
<00001);优势眼的眼别与性别无显著相关(n
165Z=1053P=0292);近视性屈光程度大的
眼别与性别有显著相关(n=165Z=3033P
0002)。右优势眼居多,占633%,左眼占303%;
双眼中屈光度数大眼别以右眼居多,占533%,左
眼占303%。
22对于双眼屈光无差异组:①优势眼的眼别与双
眼中近视性屈光程度稍大的眼别有显著的相关性(n
= 81Z=5227P<00001)。②优势眼的眼别
与年龄显著相关(n=81Z=7830P<00001)
近视性屈光程度大的眼别与年龄显著相关(n=81
Z=7831P<00001);优势眼的眼别与性别无
显著相关(n=81Z=2333P=02O);近视性屈

光程度大的眼别与性别有显著的相关性(n=81Z
:一4239P<00001)。③优势眼的分布:以右眼
优势眼者居多,占675%,左优势眼占313%,无优
势眼者1人,占12%。
23对于生理性屈光参差组:①优势眼的眼别与双
眼中近视性屈光度程度大的眼别无显著的相关性(n
69z=1061P=0289)。②优势眼的眼别与
年龄显著相关(n=69Z=7231P<00001);近
视性屈光程度大的眼别与年龄显著相关(n=69Z
=7230P<00001);优势眼别或双眼中近视性
屈光大的眼别与性别均无显著相关(P>0O5)。③
优势眼的分布:优势眼为右眼和左眼者分别占59
7%和403%;双眼中近视性屈光不正大的眼别为
右眼和左眼者分别占701%和299%。
24对于病理性屈光参差组:①优势眼的眼别与双
眼中近视性屈光度程度大的眼别无显著相关性(n=
15Z=1667P=0096)。②优势眼的眼别与年
龄显著相关(n=15Z=3414P=0001);近视
性屈光程度大的眼别与年龄显著相关(II=15Z=
3417P=0001);优势眼别与性别显著相关(n=
15Z=2121P=0o34);双眼中近视性屈光大
的眼别与性别无显著相关(P>0O5)。③优势眼的
分布:优势眼为右眼与左眼者分别占533%和46
7%;双眼中近视性屈光不正大的眼别分布:以右眼
居多,占867%;左眼占133%。

3 讨论
优势眼,又称主视眼。对于无弱视个体,医学验
光在双眼平衡阶段决定处方的屈光度,尤其是在现
有的镜片精度致双眼无法同时达到一样清晰的情况
下,往往选择保持其优势眼清晰的处方。另外,褚仁
远与瞿小妹认为配戴矫正眼镜前后应保持其优势眼
一致。并且,他们报道,在近视激光手术前采用医学
验光,并注重保持优势眼术前术后一致等因素使得
接受手术者主观不适比例大大降低17一。
屈光参差,是指两眼的屈光状态在性质与()
程度上互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一般认为两眼屈光状
态完全相同者甚少,轻度差异是极普遍现象,造成屈
光参差的原因除了外伤、手术、某些眼病外,主要是
由于远视的消减或()近视的加深过程中双眼的不
平衡【 所致。
对于近视,很普遍地存在着同一个体双眼屈光
近视性屈光参差现象。由于屈光参差主要由近视导
致,那么对于越来越高的近视现患率,参差的比例可
能也在随之增加。但是至今,对于同样的近距工作,

为什么有些人近视,而有些人不近视;有些人左眼近
视多,有些人右眼近视的更多以及双眼参差程度差
异的影响因素,依然不甚清楚。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被认为是由一种多因子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而诸多的环境因素中,近距工作持续性用眼被
认为是关键的因素。并且近视与用眼的距离、时间
与强度相关。考虑到同一个个体,其优势眼总是较
非优势眼在更多的时候表现为视线更短更精确,离
焦更少,用眼的强度更大。因此我们推测,作为一个
个体,双眼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是否与其早先形成的
优势眼的用眼强度与精确程度的不等有关呢?
我们的研究发现,对于所有的人群而言,优势眼
与双眼中近视性屈光度数大的眼有着很显著的相关
性,尤其是在双眼屈光无参差组,优势眼的选择显示
了其与外在屈光无关,而与内在的遗传等因数相关。
但在生理性及病理性屈光参差组中,虽然未显示统
计学上严格的相关性,但依然有很大比例的优势眼
选择与高近视性屈光不正眼一致,可见,后两组优势
眼的选择显示了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的交互作用的
结果,导致相关性不如无差异组鲜明。
优势眼的判断方法常用有拇指法与卡片法两
种,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_J。考虑到优势眼是两眼
中主要视线的方向,而仅用一种方法,比较容易导致
偶然性误差,这在本试验中的个别受试者中表现明
显,故予以两种方法结合进行,并对有相反结果的受
试者重复进行。在本实验中,137例中仅1例主客
观试验均显示无选择性用眼倾向,故无法判断优势
眼眼别,该患者属正视眼,双眼屈光均为0O0D
本研究结果显示,右优势眼在人群中有比左优
势眼更高的分布概率,这种分布有显著性差异,这与
很多研究的结果一致l】,m 。这些研究认为优势眼
由基因决定或者在幼年早期的时候就已形成,不同
的民族有不同的比率,但右优势均占主导地位,不管
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这种主导优势,甚至可以追溯
到石器时代。
而对于同一个个体,大多数的人的非病理性近
视都是由后来的近距工作为主要因素之一而导致的
学校性近视,也就是说人们在考虑这是一种多因子
遗传可能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其环境的影响。
从而,我们推理:优势眼眼别的选择发生在近视
之前由本实验发现,优势眼的眼别与双眼中近视
性的屈光程度大的眼别有很高概率的相关性,故认
为,优势眼较非优势眼更容易发生近视,发生了更高
程度的近视。但从生理性屈光参差组以及病理性屈
光参差组看,这种相关性变得没有显著性,可能是由

于屈光参差的发生,导致视网膜上像的清晰程度的
差异,而大脑高级中枢的反馈作用,又影响了优势眼
的选择。这从随着三组双眼屈光参差的增大,右眼
近视性屈光程度的比例增大,而右优势眼的比例减
小的现象中可以得知,屈光参差可以影响优势眼朝
着更清晰像质方向漂移:优势眼从高屈光度眼转为
低屈光度眼。尤其是在这种参差未能得到及时、合
理的矫正的时候。这种漂移,若发生于儿童,最明显
的表现,即屈光参差性弱视中体现的优势眼为两眼
中较低屈光不正眼的现象。本实验同样发现,不同
组均存在优势眼与双眼中近视性屈光度数大的眼别
与年龄显著相关。但遗憾的是,本实验未能从受试
者中确切地观察到其屈光参差发生的时间以及矫正
的情况,因为不同的矫正方式以及镜片的屈光度,可
能会因不同的视觉反馈信息的调控,从而导致不一
样的近视进展结果。
Bulli11等曾发现,受试者在完成辨识数字
的消极被动的近距任务时,迟发性近视较正视眼表
现为更低的调节反应,而在做加法算术的主动注视
情况下,两者并无差别。Fcis_】。也发现调节与辐
辏在集中注意力的主动注视与消极的被动注视间存
在显著差别,他认为这是由高层次的不同调控导致
的。而从本研究记录的165例个体的优势眼与屈光
不正的相关性推测可知,在一个体中,作为主动注视
的优势眼较非优势眼有更高的近视性屈光不正。其
可能的机制是:①近距工作,优势眼的视线恰好落在
黄斑中心凹,而非优势眼则稍落在中心凹外,视网膜
后极部与周边部解剖结构,比如巩膜的物质构成有
着显著的差别,这样在有差异的质和量的光化学反
应和视网膜的调整下,导致近距工作者的优势眼的
屈光偏向较高的近视性屈光不正。②优势眼属于主
动注视眼,非优势眼处于被动的情况,可能存在的主
动注视、神经支配的强弱不等以及近感知等高级中
枢的不同调控,导致屈光的差异。③脑、手、眼的感
知与非感知因素的近距环境的长期适应力,导致优
势眼更适合现代大量的近距工作。即人类优势眼是
在同时视时有意识地选择视线结果,这种有意义的
结果是更好地适应近距工作,产生更多的近视性屈
光;但同时,这种双眼不等量的屈光差异,形成了不
等量的像质差异与视觉反馈信息,从而也影响了优
势眼的选择。
另外,对于不同的屈光参差组,右眼的近视比例
均较左眼高的原因,可能与左脑半球支配近距工作
的抽象思维而提供的视觉反馈信息相关,但此尚需
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关系可知,随着角膜中央厚度的增加其相应的眼压
值增加,但角膜中央厚度在第1组与第2组之间眼
压差异无显著性(q=182P>0O5),因此是否可
认为角膜中央厚度在450550an之间时,眼压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角膜中央过厚(>550an)
过薄(<450an)者,眼压的绝对值要在考虑角膜中
央厚度的因素后而判断其临床意义,当然这尚需临
床进一步观察。
33根据屈光度不同分别作眼压、角膜中央厚度、
眼轴的方差分析:①各组间的眼压比较,差异没有统
计学意义(F=027P=085>005),说明不同屈
光度与眼压间关系不大。②角膜中央厚度各组间比
较有显著意义,F=289P=0037<005,而且从
2可以看出,近视度数越大,角膜中央厚度越薄,
但相关回归分析二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t=138
P=017>005)。③近视度数越大,眼轴越长,各
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F=3131P=0000<
001),这与有关近视与眼轴关系的结论是完全一
f
本研究中,就眼压与角膜中央厚度和近视屈光
度两个因素之间关系而言,眼压仅与角膜中央厚度

有关而与近视屈光度的大小无关。即按角膜中央厚
度分组时,眼压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而按近
视屈光度分组则眼压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综上所述,近视眼的眼压与角膜中央厚度之间
存在密切关联,且随角膜中央厚度增加眼压值增加,
而且在角膜中央厚度大于550an和小于450an
时,眼压的绝对值受角膜中央厚度的影响较大,因此
临床工作者在判断眼压值时要考虑到角膜中央厚度
这一关键因素,尤其在角膜中央厚度过厚或过薄时。
近视眼中眼压与屈光度无关。另可将角膜中央厚度
测量作为青光眼检查的一项常规。
参考文献:
[1]沈伟,丁洁.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压的关系[J].眼科新进
展,2NI222(5)341—342
E2]詹素华,庞国祥,金玉梅,等.角膜中央厚度与眼压读数[J].眼
科新进展,200121(2)126—127
[3]余野,王勤美,许深深L~SIK前后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结果的研
[J].眼视光学杂志,19991(2)89—91
[4]李凤鸣.眼科全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57】.
发表于 2009-12-10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怎么看懂,到底研究出来个什么确确的结论!!!
发表于 2009-12-1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具有一些对称的器官,但同时有表现不对称的行为,包括利手、利足、交又腿、起步优势和优势
眼、两眼的屈光参差等。

呵呵,我还是那个观点,主视眼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依据上述的说法能看出这话说的有问题。双眼一定是同时睁开的。不可能存在一个先睁,一个后睁。与用手和用脚的习惯是不一样的。用手和用脚往往不是协调运动,而是协作运动。列入:如果说人前进时双腿同时做出同样的运动那么,人的前进方式就和袋鼠一样了。这里的什么卡片法和拇指法,等等这些方法本身就存在问题。当这个卡片和拇指的位置偏向与哪个眼,于是哪个眼就成了主视眼。由此可以肯定,我们只要左右调整手的位置,主视眼可以颠倒也可以消失,不信大家可以试试看。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恰恰的说明了,无论是手也好,还是其他的什么孔啊洞啊的东西没有在双眼的垂直平分线上,而是偏向于某眼,因此而遮挡了另一眼的视线。
  1. 所谓优势眼,是指两眼中选择性注视视线方向的眼睛
复制代码
如果这句话是定义的话,那么同样存在问题。主视向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单眼主视向是指固视视标到黄斑中心连线的终点。而双眼的主视向是指由双侧单眼主视向综合的共同视向。也就是说在双眼视觉中要建立高级视功能,双眼的视轴必须在目标上形成视轴的焦点。这是没有选择的东西。对于正位眼来说,眼睛只要睁开看东西这个主视向就一定存在,是没有选择的,两眼必须对过去。而有斜视的则会努力通过眼肌的协调运动来尽量维持正常的融像眼位,以建立双眼视。同样也是没有选择的。而这里说的选择实际上并不是眼做出的选择,而是在放置某个检测孔或拇指或是其他什么东西时,位置的原因所决定的。眼睛不可能一个选择注视目标而另一个则不选择,除非是显性的斜视。
发表于 2009-12-10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呃,不知道能耐心看完又不晕的有几个?俺觉得本来挺简单的实验被高深化了。
俺的主视眼是右眼,两眼均有轻微近视,右眼比左眼视力好。属于文中那1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這篇文獻如果嫌太長前面就先不要看.

後面的結果部分是精華所在...
发表于 2009-12-11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段结论是紧扣题目嘀:
这些研究认为优势眼由基因决定或者在幼年早期的时候就已形成,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比率,但右优势均占主导地位,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这种主导优势,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而对于同一个个体,大多数的人的非病理性近视都是由后来的近距工作为主要因素之一而导致的学校性近视,也就是说人们在考虑这是一种多因子遗传可能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其环境的影响。从而,我们推理:优势眼眼别的选择发生在近视之前由本实验发现,优势眼的眼别与双眼中近视性的屈光程度大的眼别有很高概率的相关性,故认为,优势眼较非优势眼更容易发生近视,发生了更高程度的近视。但从生理性屈光参差组以及病理性屈光参差组看,这种相关性变得没有显著性,可能是由于屈光参差的发生,导致视网膜上像的清晰程度的差异,而大脑高级中枢的反馈作用,又影响了优势眼的选择。
发表于 2009-12-18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优势眼眼别的选择发生在近视之前由本实验发现    是日本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4-12-26 09: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