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一休视力 于 2009-8-27 12:16 编辑
说到散光问题,无非是一个轴位,一个屈光度大小的问题!
但在这里大家好像都没有把散光当成一个完整的临床问题在检查,我们检查选择的距离为5米,这个距离上如果把散光全矫,轴位也精确,我想问一下,如果在4米,3米 2米 1米时所有的视觉需求是否表现为一致!有调节参与时是否也是一致!
水晶男孩的那个散光患者我分析有以下几种可能:
1、轴位没有精调准确
2、患者散光状态可能是不规则的,或者斜交
处理:
1、再重新确定轴位精调轴位后再进行屈光度的。蜂窝状视标是为了克服散光方向性而设计出来。目的是为了精调度!如果检查时仍有表现为上述情况时,应在双眼前同时加入负球镜0。25度,看看蜂窝状视标是否有同时变黑的情况,如果变黑了,说明球镜度存在问题。也就是焦前距与最小弥散圈的关系,焦间距越小,视网膜成像越清楚,弥散圈越小,变形感就会越小,人眼在从近到远的视觉需求中,看看是否仍有变形感,检查时应选择相应的视标进行检查!如果没有了说明配镜精确。还有一种现象为散光完全矫正了,但是色彩仍然不黑,这也要考虑锥体细胞的功能,我们可以从弱视儿童中得到证实,有些孩怎么调整都不能达到这个状态,因为每一个人的色彩辨别能力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的!
2、如果为不规则的,直接选择RGP做这方面的诊断性检查,选对合适屈光度后,进行检测,我想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3、还应进行剩余散光的计算。
个人觉得,散光检查时,我们有这样的经验比如-2。25DC*180度方向时,配镜时可能选的就是-2.00DC*180.如果轴位在90度的可能就是配足了,因为这也建立在患者的自我视觉需求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