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人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31|回复: 0

数码相机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数码相机解析(想买相机的朋友们请看)
: g8 X1 a* R2 c, D/ @/ [8 F6 D& f- Q" l3 i) d) o
今日嚷嚷着要购买相机,好朋友特意为我搜罗写支持编辑了个帖子.我想好东西一定要拿出来分享,,,所以,发了这个帖子,希望能帮到和我一样对数码相机迷茫的新手们...
% l& g# O: o1 B  好多TX都开车出去玩,经常要拍照片留做纪念.个人拍好照片,一是要有部好相机,二是拍照要用心.大家买相机总在谈论相素有多高才好,其实早在3年前我就知道300万相素对一个数码相机而言已经很足够了,关键还是要看相机的CCD尺寸和光圈大小,以及手动功能的调节范围是否宽,此为拍照要选适合的相机;好多人拍照没有耐心,只用AUTO档喀嚓一下就完了,而且总要照人物在里面.其实,拍照是要有心境的,尤其是面对震撼的风景,其实只要把风景的效果拍出来,自然会从中得到愉悦,那种被风景震撼的感觉也会记忆深刻,而且要运用好多手法,虽然我不太专于摄影技巧的运用,但我认为意识到了就该去做,此为拍照要用心.下面的文章我看得很仔细,与大家一起分享,相信对我们经常开车出去玩的TX们会有很大的帮助.
! H' L, H* v. x3 y2 F) g6 f- N
& ?. W. K7 h+ p, i9 u8 I4 B到底需要多少CCD像素?' i# b% b7 j% A  w" a9 r
    CCD,是英文Charge Coupled Device的缩写,中文译名即“电荷耦合器件”。从功能上看,它负责将镜头传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类似于普通光学相机的胶片。; j4 n# _. z1 k+ L/ d! G% D
    CCD光电转换是通过CCD上面布满的许多感光点(MOS电容)来实现的。一张图片,就是通过这一个个的感光点来描述其色彩、亮度与灰度的。6 V  G5 ^" E/ O
    对CCD感光点,我们通常的另一种描述是“像素”。理论上,像素越多,拍摄时就能使被拍摄物的影像分得更精细,对图像的描述也会更精细。也就是说,要提高图像的分辨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像素个数,即CCD感光点的个数。- o4 S/ Y+ @- j% O1 A) W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CCD像素的个数,构成了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甚至被绝大多数人当作了唯一重要的参数,尤其是在普通消费者那里,“唯像素论”已经变成了主流消费观念。先头的例子中,那位同事,就是了为500万像素,甚至连变焦能力和镍氢电池都可以容忍。- O$ c0 j2 G- D, ^5 \$ d
    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像素的个数呢?
# N2 o3 A% l" l% e- m: x% p    有人说,如果要达到普通35mm光学相机的画面质量,数码相机的像素至少要到千万以上。这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好像是,即使如600万像素级的高档家用数码相机,其成像质量也无法与普通的光学相机相比。6 s3 d, ^  c( }. `9 P
    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上面的比较是不公平的,因为所有的一切皆取决于我们的应用。在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出版、影像、广告行业等,它们经常需要将图片放得很大。对这种应用,即时目前最先进的千万像素级数码相机,与传统光学相机相比,也捉襟见肘。而在家用领域,却极少有把照片放大到7寸以上的需求——即使7寸照片,200万像素也完全满足需要了。0 X$ x3 N  M/ P, S" z( [) h6 ?$ i8 n
    下面列出一组分辨率、像素与实际成像大小的关系:600×800=48万像素=3寸照片
3 Y  [' @, F2 |/ n1 V3 X
  q+ s, ]0 e: H7 N- r7 s) `7 [6 y/ ~  700×1000=约80万像素=5寸照片(3.5×5英寸,毫米规格89×127)0 f8 x! @' u/ s2 ?1 p! K
& p. H0 c# `) U- Y' C
  800×1200=约100万像素=6寸照片(4×6英寸,毫米规格102×152)
' g. v+ N7 B3 N" e$ l, U$ Y; K* m( ]- R: o# W; c' f
  1000×1400=约150万像素=7寸照片(5×7英寸,毫米规格,127×178)  D4 a: T$ Q# k! u
* b% `7 N+ i3 H
  1200×1600=约200万像素=8寸照片(6×8英寸,毫米规格152×203)
! e' v9 W( ~* U7 `8 Y& o8 S5 N( o: f- {: M1 f) g, B
  1600×2000=约310万像素=10寸照片(8×10英寸,毫米规格203×258)& D6 P  A) N' U* U6 [5 x- S4 H4 a

0 P- N$ }& _& m8 d8 Z  1600×2400=约400万像素=标准照片(8×12英寸,毫米规格203×304)
! m5 R/ _% {6 R: t3 E
* p6 n3 F6 M0 C! q  1600×2800=约400万像素=宽幅照片(8×14英寸,毫米规格203×356)
( P" L& d6 h7 c' N, d: ~
* c/ l9 j$ D) B; X+ R  (注:以上分辨率是相应尺寸照片所需要的分辨率,可能与数码相机所能调节的分辨率档次略有不同。一般地,图片的分辨率乘积就是所需像素的个数。在同一像素数情况下,所能成像的最大尺寸也大致相差无几。比如,300万像素产品,其可调节的分辨率档次在数码相机中可能表现为2048×1536,也可能表现为1600×2000。)1 Y" X8 q# B) H/ N/ \& q- k9 C
    从上面的对比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普通家庭,如果没有特殊的放大需要,那么, 300万像素应该是一个性价比都比较好的产品档次,甚至,200万像素也说得过去。如果在一种较低价位上,片面追求高像素值,那就极有可能损失相机的其他功能,而这些功能,比如变焦能力、微距拍摄能力、镜头质量、芯片处理速度等,对数码成像的质量而言,同样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300万甚至 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所拍摄的画面质量倒不如部分200万像素级产品高的原因。现在的一个市场趋势是,许多厂商正利用用户对像素的盲目崇拜,玩起了像素升级的游戏。当然,升级的代价是成本的迅速增高。即以理光的R系列看,其R5、R4与R3相比,除了像素由500万增加到700万外,功能几乎没有其它质的改变,然而,就是这个像素的变化,就引起了价格从2000元到3000元的变化——几乎增加了1000元!! c! D: {8 l& Z( I8 S( S
    为了迎合用户对像素的偏好,有些厂商还在插值像素上大做文章,比如说富士的 SuperCCD技术。而插值像素的真面目是,通过软件运算得到新的像素数,从而提升画面的分辨率。由于新像素不是CCD的物理感光点产生的,也即不是对画面的真实描绘,虽然画面可以翻倍地增大,但画面质量必然有所降低。因而,购买时一定要搞清楚光学像素与插值像素的值到底是多少。, U4 Z3 Q# V# c- D7 ?& _
被人忽视的CCD大小
( W6 T7 P2 d8 V+ P    如果拿佳能的A610与A700这两款产品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前者是 500万像素,而后者是600像素,但两者价格却相差不大!个中原因在于,除了镜头的不同外,CCD面积的大小也是影响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佳能A610是500万像素,CCD面积为1/1.8;而A700是600万像素,CCD面积才只有1/2.5英寸——像素多的面积小,像素少的面积反而大。( a- h2 W. @) C% U

5 L) L& y3 i4 o( R5 ]" K8 b9 F    在选择数码相机时,只关注CCD像素数的消费者可能忽略了CCD面积这个更为重要的参数——可能,还有人把CCD的大小理解成了显示屏LCD的大小。而有的产品似乎也不太愿意告诉消费者这个参数,干脆不标明自己CCD的大小。
4 l9 k" m; I* N9 c) i5 u2 R% S( @, F/ s1 I) b# G* ~
    CCD面积的增大意味着什么?
- ]/ t6 ~+ Y1 F+ b1 x8 R0 V
$ o" }6 d/ K3 y, t    在同样的像素条件下,CCD面积不同,也就直接决定了感光点(MOS)大小的不同。感光点的功能是负责光电转换,其体积越大,能够容纳电荷的极限值也就越高,对光线的敏感性也就越强,描述的层次也就越丰富。相反,如果感光点的体积过小,就容易出现电荷溢出的现象,使画面出现噪点。( r3 ~/ E: @: X# f3 t/ r( a

; m/ K8 }4 H' @* M4 c( @% H: v    不仅如此,CCD的大小还直接决定了焦距的长短。数码相机由于CCD面积远小于传统光学相机的35mm胶片,因而,它的镜头焦距就可以做得很短。如果增大了CCD面积,则必然要带来镜头焦距的变长,这自然会提高生产的成本。同理,如果 CCD小一些,那么,相机的在焦距变短的情况下,也能做出类似长焦的效果,当然,其拍摄图片的景深也会大打折扣的——这也是家用数码相机拍摄景深无法与专业相机比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8 u; Y3 j. S  R) x" m& }
  E$ h8 D9 w+ A    基于这一点,有些数码相机玩家并不看好那种仅升级像素个数却不改变CCD大小的做法,他们认为,如果CCD面积相同,倒不如去买像素值低的产品。如果再联系上面对照表中的数据,在CCD像素处于一种浪费的状态时,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G4 P% B+ W( Y; q* `+ w
1 ?) C$ ~/ W+ ]) W( B
    对于专业数码相机,其CCD面积往往做的比较大,比如佳能EOS 30D,其像素仅为820万,但价格却高达1万元左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CCD面积高达22.5mm×15mm。与之相较,目前佳能新推出的A640,尽管其像素为1000万像素,比佳能30D还要高200多万像素,但其CCD面积却只有1/1.8英寸(即8.1mm x 6.64mm),远远小于佳能30D。
& b) U( U; l) D
% f2 V4 O, [7 V& Y. |; n- f5 H# Y7 l    对于600万级的家用数码相机,一般CCD的大小为1/2.5英寸——即使500万像素级产品(如佳能的A610)达到了1/1.8英寸,但考虑到100万像素的增加,其MOS的体积并没有增加,CCD的相对面积也没有发生变化。但如果 400万像素级的产品,其CCD面积却只有1/3英寸,那么,其成像质量肯定要打折扣;而有的虽然标称像素值很高,比如部分国产500万像素级产品,但却不肯标明其CCD大小。对于这两种情况,消费者在购买前一定要问个清楚。
* U1 Z9 ^; L$ b8 t; {% S- j+ R0 o+ I# l0 Q6 }
    想必大家看完了这个文章,对像素和CCD有了一定的了解吧,那么走到卖场或者和其他玩家交流时,就不要光说“你像素是多少啊”5 |) w2 |& b! h% }5 o
ISO值 : + F  |3 b! n2 |% c+ [+ |

9 X, v; a4 V/ `4 `' f* l* @    在传统相机和 数码相机里面都有这个设置,它是胶片或CCD感光能力的大小。普通家用的胶片一般ISO值是100,这好像一个标准值一样,在这个值下面,我们基本可以实现各种场合的曝光正确,建议初学的朋友可以使用这个值来进行操作。如果低于100,比如50或更低,那么画面质量将有所提高,画面更细腻,适合于拍摄人像或风光静物等场景,层次非常丰富。低感光度带来的影响是造成感光时间加长,这就不得不使用放大光圈或者放慢快门来补充曝光,以达到正确的画面要求。如果感光度值高于100,比如200,400或更高,那么,胶片画面的颗粒感就会增强,CCD画面就有噪点产生,它的好处在于可以选择更快的快门速度或者更小的光圈,这样通过缩小进光量来达到正确曝光。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抓拍运动场面或者动态景物,合理运用可以产生比较特殊的效果。在比较暗的环境下面,提高感光度值也是一个好办法。
& e. r3 F6 y5 ]0 a' v# k- g, [9 {$ O光圈: 4 Q1 W7 e' S7 y; X

% r7 A+ t  o1 T! T    镜头的通光量有光圈的控制作用,通常镜头光圈越大(F值越小),通过的光亮就越多,大光圈带来的特点就是能够获得很浅的景深,就是那种主体清晰,前后景模糊的效果,这个手段经常被用在人像摄影当中,能够突出主体。当然,大光圈下面的聚焦一定要保持准确,否则比较浅的景深很容易照成焦点的偏差。光圈越小(F值越大),通过的光亮就越少,在小光圈下面可以获得比较长的景深,这样比较适合表现宽广的风光或者环境,清晰度范围很大。   i5 q6 K1 u, m; E% s: g

, B0 m! E% T' |快门: : k& _8 \9 Y4 Z! @

- f  q. @" _6 ^4 r% c+ P7 g3 H    配合光圈的变化,可以调整快门的速度来实现正确曝光,快门就是曝光时间的长短,比如你的光圈确定为F8,那么快门越快,进来的光亮就越少,快门越慢就进光更多,快速的快门可以把运动瞬间凝结在底片或者CCD上,比如喷涌的瀑布,在阳光下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水珠。如果放慢快门速度,那么,主体不动是清晰的,背景的人群就会变成模糊的运动效果,画面的生动性加强。! c. G6 P3 b( |/ I7 N4 z6 t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 j7 x3 d+ `, D. F' {; [, ?
3 h. ]$ ^4 C4 I1 H$ ?, a
    当一个景物的正确曝光确定以后,你可以变换不同的曝光组合来达到不同的效果,比如:一个场景在ISO100下面的正确曝光值是F8,1/125,那么,你可以选择F5.6,1/250---F11,1/60等等很多种组合,来控制画面的表现方式,这里面就是一个摄影常用的规律“倒易率”--就是要保证曝光量的正确,可以放大一挡光圈,同时提高一挡快门,或者缩小一挡光圈,同时放慢一挡快门。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放大或缩小几档光圈,就要相应的加快或放慢几档快门。这样才能维持曝光总量的正确,保证画面质量,而画面效果就是通过不断变换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来达到的。当然,这种倒易率也有失效的时候比如拍摄月夜星空,等等特别的环境,这里就不是简单的倒易率能解决了,更多依*摄影者的经验和技巧,这是需要实践来总结的。; @; f& ~5 b8 I3 l" m
ISO值的运用:
* q5 |1 ^* A& w7 p1 _$ y+ J5 s6 D) P& Y6 W( h+ y! l% l
    ISO值可以控制曝光量,通常增加一挡ISO值,光圈就可以获得一挡缩小,或者快门获得一挡加快,反之亦然。这也是需要根据画面效果的要求来调整的。当然在一般 数码相机来说,高ISO会带来更高的稳定性和感光度,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造成成象效果的降低,比如在ISO64拍摄和ISO200拍摄的同一张样片来看,ISO64的画面几乎肯定的是比后者要干净,噪点也要降低不少,所以在使用一般 DC 的人们,在光线不太好的状态下,推荐使用脚架而不是一味的提高ISO来提高稳定性!
6 w# g$ C3 ]; _.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5-8-2 06: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