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人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87|回复: 1

斜视的分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6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斜视的分类
一、隐斜视
二、共同性斜视
1. 眼球运动无障碍。
2. 在任何注视方向上斜视角无变化。
3. 左、右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相等或相差<5°(8.5△),但应注意,旁中心注视者在双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不相等。
4. 向上、下方注视时的斜视角相差<10△。
(一)共同性内斜视
1.先天性(婴儿性)内斜视
出生时或生后6月内(含6月)发病,斜度大,多数病人双眼视力相等而呈交替性,少数为单眼性,屈光状态为轻度远视,戴眼镜不能矫正眼位,可能有家族史。
2.调节性内斜视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为2-3岁发病,发病时多呈间歇性,中高度远视,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后能够矫正眼位,可伴有单眼或双眼弱视,AC/A值正常。
(2)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在1-4岁发病,轻度远视,看近时斜视角明显大于看远时,AC/A值高。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4.非调节性内斜视
大幼儿早期发病,无明显远视,亦可能有近视,戴镜不能矫正眼位,单眼性者多伴有弱视。
(1)集合过强型:看近时斜视角大于看远时,AC/A高,有远视性屈光不正者,戴眼镜后看远时可能接近正位,但看近时仍有明显内斜视。
(2)分开不足型:看远时斜视角大于看近时。
(3)基本型:看近与看远进斜视角相似,AC/A值正常。
5.继发性内斜视
(1)外斜视手术过矫。
(2)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发生的视力障碍可能引起内斜视,又称知觉性内斜视。
(二)共同性外斜视
1.先天性外斜视
出生时或1岁以内发病,斜视角大、恒定。
2.间歇性外斜视
幼年发病,外隐斜和显斜交替出,现精神不集中或遮盖后可诱发明显外斜。
(1)分开过强型:看远时斜视角比看近大(>15△)。遮盖一眼30min后,看远时斜视角仍大于看近时,AC/A值高。
(2)集合不足型: 看近时斜视角比看远时大(>15△),AC/A低
(3)看远与看近时的斜视角基本相等,AC/A值正常。
(4)类似分开过强型:与(1)相似,但遮盖一眼30-45min 后,看近时的斜视角加大,与看远时相等或更大。
3.恒定性外斜视
双眼交替性单眼性,斜视角恒定。
4.继发性外斜视
(1)内斜视手术过矫
(2)知觉性外斜视
(三)其他
1.周期性内斜视
内斜视和正位视周期性出现,常风周期为48小时
2.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
具有调节性内斜视和间歇性外斜视的特征,二者可以交替出现。
3.微小斜视
又称单眼固视综合征,多为内斜视,微小外斜视较为少见,斜视度<10△,患者有中心抑制暗点,多伴有弱视,交替遮盖试验可能为阴性,常用4△三棱镜试验检查。
三、非共同性斜视
(一)麻痹性斜视
特征:
(1) 眼球运动有障碍;
(2) 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3) 在麻痹肌作用方向斜视角加大;
(4) 可能伴有代偿头位;
1.先天性麻痹性斜视
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发病,包括单条或多条眼外肌麻痹,肌肉缺如和筋膜异常等。
2.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包括中枢性、视神经源性、内分泌性和机械性眼外肌麻痹。
(二)特殊类型斜视
1.分离性垂直偏斜(DVD)
当一眼注视时,另一眼上斜,同时伴有外旋和外转,斜视角不固定,注视时或去除遮盖后该眼缓慢下转,多为双眼发病,程度不等,亦可一眼为隐性。
2.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
为先天异常。患眼运动受限,以外转受限最为多见,内转时眼球后退、脸裂变小,外转时睑裂开大。
3.固定性斜视
多为先天异常,眼球固定,运动受限,被动试验有极大抗力。
4.眼外肌纤维化
为先天性疾患,多条或全部眼外肌纤维化,双眼多固定于下转位,眼睑下垂,被动转动试验阳性,多数病人有家族史。
5.Brown上斜肌鞘综合征
可为先天性异常或后天获得,患眼内转位上转受限,向鼻上方做被动试验有抗力。
6.A-V征
为一种亚型水平性斜视。在向上和向下注视时水平斜视角有明显变化。依据双眼向上转25°、转25°和原在位的斜视角分为:
外斜V:向上注视时的斜视角比向下注视时大(≥15△)
内斜V:向上注视时的斜视角比向下注视时小(≤15△)
外斜A:向上注视时斜视角比向下注视时小(≤10△)
内斜A:向上注视时斜视角比向下注视时大(≥10△)
发表于 2016-3-7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4-12-22 15: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