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蓝南京,感谢你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早两年,我就知道了这个网站,上海天鸿光学的袁国定曾邀请我,由于当时很忙,没有来,最近,我在中国眼镜在线上,蓝南京邀请我来这个网站,说这里高手多,很高兴能和大家讨论一些看法和问题。
就上面的四个问题,想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说法或者叫观点吧。
第一个关于焦点和焦像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视光学始终关注平行光线在透镜后的焦点,实质这个是一个最为基础的纯光学概念,对于视光学来讲是没有意义,因为视光学不应该再来讨论纯物理光学,更多的应该是在视的方面,因此在视网膜上成像才是视光学应当关注的问题,所有焦点的问题都只应该成为纯物理光学去研究探讨,视光学应该只讨论成像问题。
眼睛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屈光凸透镜组,它的总屈光量大概在58D~60D左右;人眼看清物体,是眼睛前的物体通过眼睛的屈光系统,在眼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眼视觉细胞、视觉神经通过一系列的光、化学、电等的生物转换,将物像的信号传递到大脑。而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是视网膜的黄斑,其黄斑是一个直径在2mm左右的中心凹。事实上,我们要看清楚眼前物体的全貌,首先应该是在视网膜上成倒立实像,也就是说必须是物体在眼屈光的焦点以外,这样才能是眼屈光系统的最后成像部位视网膜能有清晰可辨析的图;其次应该是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尽量在直径2mm左右的范围内。根据物理光学成像的原理,要使物体在凸透镜后成缩小倒立的图像,只有将物体放置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而且越远,成像就越小,但像会离透镜后焦点越近。实际上,眼睛的眼轴长度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像距是不变的,成像的大小也是有相对的要求的,像太大眼睛无法看清,太小无法辨析(事实上人眼的最小分辨率应该是在三个视觉细胞的大小范围即5µm左右,而一个视觉细胞直径是1~1.5µm),而且眼睛前的物体距离是因为人生活需求,不断改变目标,因此要真正看清物体,人眼只有通过改变焦距(即调整焦点位置),而这种调整既要满足成倒立实像的需要还要满足图像大小的需要。
尽管都是变焦,一个是将固定焦度的凸透镜改变焦点位置,一个是将固定位置凸透镜改变焦度。特别是视网膜上的黄斑是一个浅漏斗状的小凹区,因此在视网膜的黄斑上成的像应该是符合黄斑特性的图像,这样也就保证成像的质量,因此人眼的变焦不是简单的焦度变化,而是符合黄斑成像质量要求的变焦。
通俗一点讲,在眼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实像而不是点,而且这个像的形状是与中心凹的形状一致(斜着的漏斗形),否则就不符合人眼需求的视觉信号刺激。
第二个关于眼轴与近视的问题:
这个不是简单的鸡与蛋的问题!
眼轴增长是容易产生近视,这就是像距变大的问题,这样对于该人眼的总屈光量要求要少些,也就是说需要凹透镜来抵消这个因眼轴长度影响的屈光量。
而近视,是因为人眼成的像,无法到达视网膜中心凹,而通过凹透镜的方式帮助像成到视网膜上。
这里要说明的是,眼轴长是一个生理性问题,近视是一个视光性问题,尽管有关联,但不存在必然。
就象2米高的人作为篮球运动员,条件很好,但不是2米高的人就是篮球运动员。
第三个问题,其实是第二问题的延伸。
在以往的视光学习认识中,眼轴长度每增长1mm就会有近300度左右的近视的说法,假如真的这个成立的话,我们在做A超时就发现,不同的体位,眼轴长度就有不同的数据,难道坐着的屈光度数与躺着的屈光度数不一样,需要及时更换眼镜?显然这个眼轴长度与屈光度数的关联出现了问题。我认为,眼轴长度应当与眼调节系统匹配性关联才是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正常人眼的眼轴长度是一个范围,调节能力也是一个范围,这两个范围能的值还必须相互协调,才符合眼视觉需求。
第四个问题。其实通过第一个问题的内容举例。
首先应当在定义正视眼的时候,要定义检查的标准视标,当标准视标在最近时能看清就是近点,在最远处看清就是远点,关键是标准视标问题。
讲到这个问题,不免想起眼视光行业的这些说法,过矫,欠矫这个问题,正好的矫正都在风雨中,哪来的过矫欠矫问题,呵呵,无稽之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