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0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王阳明的“致良知”
比丹尼尔?高曼早生五百年的王阳明(1472——1529),生于明朝中叶南方商业经济较发达的余杭地区,他的思想反映了时代的沉闷和突破沉寂的冲突和矛盾,在正宗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形势下,社会的学风日愈空疏,为了革除时弊,他沿着传统心性之学的思路,举起“致良知”的大旗挑战程朱理学,不但当时吸引了大批学子,出现晚明时期要掀翻一个时代的社会思潮,而且波及东瀛,享誉中外,至今还福泽社会,其理论的时代性和震撼力可类比于EQ。“致良知”是一种道德学说,代表了王阳明一生的最高成就和精髓,自述“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个字。” 又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人正眼法藏。” 点明了他思想的主题和核心。“致良知”内在包含对良知的体认和实行两方面。他接过古代孟子的良知说,并把它升华到新的高度,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道德修养三方面界定它的全新内容。
首先,良知是心之本体,本体的良知与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感应”关系。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此处宇宙万物之“物”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之物或还未进入人认识领域的纯粹自然物,而是与人的认识发生了联系,已进入认识领域的意义之物。王阳明把本体良知和意义之物的关系称为“感应之机”,有时又称“良知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此处讲的“主宰”,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指人心对意义之物的感应。“我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灵明指的是人心,它和意义之物存在着有你才有我,有我才有你的感应关系,缺乏灵明的作用,意义之物就不复存在。马克思说过:“被抽象地孤立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 说明没有与人认识发生联系的那部分自然界对人来说是无意义的。对王阳明的良知“主宰”说、“心外无物”说,都可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意旨是说意义之物的呈现离不开人的意识活动,离此就无呈现可言。 其二,良知是一种“天植灵根”的知觉能力。他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 人类感知天地万物的能力能穿过人体,幅射宇宙时空,即在平常日用间,又在先天未画前,该是无限的。又说“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也。心之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 “照”亦是一种良知的感知能力,不论感知的结果是对或是错,人的认识能力“照”都存在。此外,良知的感知能力还表现在人的自我认识上,可观具体化为“内省”和“体验”之类的心上功夫,一种自我审视、自我认知的能力。它以“哑子吃苦瓜”式的自证自悟为特征,可以捕捉内心的欲望和情感,把握住“真我”,并能把“真我”中“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真精神展露出来,把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控制在恰到好处的状态中,并把意念起处的私欲消灭掉。可见体验是王阳明认识本心的重要方法。
其三,良知就是“天理”。天理是人心的条理,“天命之性具于吾心,其浑然全体之中,而条理节目森然毕具,是故谓之天理。” 外在的“天命之性”落实在人心就是天理,它“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只要细心去领会,就会自然在人心中显露出来。“理”作为普遍的规范,是超越个体的存在,有天道和人道两层意义,但对于王阳明来说更多的是指人道,指道德修养和相关的道德行为。外在规范之理一旦内化为人内心的良知,良知就成了主体心中的至高原则,不但包涵忠、孝、仁、义等具体道德,而且还是成圣成德的根据,还是导向行为、判断道德是非的标准,“只良知就尽了是非,依着它去做,是便是,非便非。”这时,良知已是王阳明心本论的理论重镇,早已超出孟子良知说的内涵,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和超越。
“致良知”建立在良知说的基础上,包括体认良知(道德修养)和实践良知(道德实践)两方面。致良知的“致”字与儒家经典《大学》中的“致知格物”说直接相联,“致”就是推及、到的意思。王阳明主张把良知推及到意念和行为之中,“体认良知”就是意念上的功夫,即今天说的道德认知和感情体验。在王阳明哲学中“心”和“良知”意义可以重合,但“心”和“意”却是不同的概念,“身之主是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 ,在意念发起处就杂有私意,因此落实良知必须从意念开始。所谓体认良知,除了要求对道德理论学习修养外,还要求“知行合一”,用心中“知善知恶”的“良知”去“消灭心中贼”,“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这就要求心口一致、表里如一,个人道德修养先从正心、诚意开始,便意念纯净化。“实践良知”,是把良知推及到事物中去,以促进举业、事功,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因此,道德修养不能只停在口头上,必须在事上磨练,不离“微、近、纤、曲”,“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 说明致良知必须在事上磨练,与事业、举业联系起来,否则就会落于空套,形成空言道德性命的弊端。总之,“致良知”包括“正心”、“诚意”、“慎独”、“立志”、“克己”“省察克制”、“在事上磨练”、“格物”(正物)、“致知”等功夫,是从内向外的推及,体现了道德主体性和自觉性,它突出“自律”的作用,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而“致良知”重点又放在用仁爱恻隐之心去打通人际关系,并用推己及人的方法,再由人推到物,由一物到万物,最后达到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人生最高境界。
三、EQ情感智与“致良知”的比较
丹尼尔?高曼和王阳明二人,彼此虽然生活于不同时空,用着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但他们研究的结论有些却惊人的相似,说明他们发现了某些共同的真理,比较他们的成果和方法,可以从中找出人类认识的某些规律,开阔人的视野,为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