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视眼镜 发表于 2015-10-13 10:30

武汉眼镜巨头陷经营困局 行业暴利已一去不复返

商标字号被抢注致品牌授权加盟受限,价格战、互联网持续冲击精益眼镜总店陷租金困局在汉口江汉路步行街上,有数座铜人像栩栩如生地讲述着武汉的历史和文化,其是武汉人心中屈指可数的“地标”之一。其中一座以“验光”为造型的铜人像,可能是唯一一个以企业为原型的文化名片,这就是精益眼镜铜人像。    自1912年精益眼镜创始人张云桐来汉创办汉口精益眼镜商店起,风风雨雨已经历百余年,几代精益人付出心血,终获得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同,也不负孙中山先生“精益求精”四字重托。    不过,靠手艺吃饭的年代已逐渐离我们远去。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批量化、标准化生产已成为主流。而近20年来,互联网不断发展对传统行业尤其是制造业造成巨大冲击,涉及经营理念、生产成本管理到销售渠道拓展等方方面面。传统眼镜经营商们也开始面临挑战。    武汉精益眼镜总经理徐锦宇最近就因房租的事情十分头疼,“房租越来越高,从以前每年220万元涨到现在的290万元,而且今年的搬迁补贴还没有到位,企业自己背负不起啊。从去年起,我们和房东谈判谈了5轮,到现在还没谈妥”。    5年前,因武汉地铁2号线江汉路站施工建设,步行街上的精益眼镜搬迁至中山大道,租下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的一座三层楼的沿街门店继续经营。    “门面搬迁后,老顾客流失固然是一方面,但高昂的租金则是导致公司利润急剧下降最重要因素。”徐锦宇说,“之前的门面是自己的,地段好又不用‘背’房租,现在租的门面一年要交近300万元的租金。”    对于店面租金压力,徐锦宇说,“我们也正在就此事和房东中行方面进行沟通,看能否把房租调低一些或者改年付为季付等等,以减轻企业压力。”    “不过估计这也很难。”徐锦宇说,中山大道是黄金地段,中行方面并不在意房子租不出去。他有些无奈,拿起一份刚拟好准备发给中行方面关于补贴未到位的公函说明给长江商报记者看。    可是,眼镜不是“暴利”行业吗?久负盛名的精益眼镜又怎么会被房租给压得喘不过气来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徐锦宇打开了话匣子。眼镜行业暴利一去不复返    “消费者要还以为眼镜行业充满‘暴利’,那就大错特错了。”徐锦宇苦笑着说。其实,在多年来日趋上涨的高昂房租、物业费用、员工工资、材料成本的压力下,纯利润一跌再跌,眼镜零售商早已叫苦不迭。    “在信息时代,非垄断行业的暴利已被逐步打破,眼镜业也是如此。”近日,电商观察家、上海万擎咨询公司CEO鲁振旺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在眼镜超市、平价电商等多重行业冲击下,眼镜业毛利润已从40%逐年下降到10%,甚至到5%。    更麻烦的是,传统眼镜店小而全的模式,如今看起来却成了负担。“房租一年数百万,每年还在持续上涨,还需要配备先进的验光、磨片等机器设备,每台仪器动辄几十万,再加上员工管理成本,工厂的运营成本,传统眼镜店越来越入不敷出。”徐锦宇说,相比“轻装上阵”的电商和一些新模式的眼镜店,传统眼镜店由于涉及到前期的验光和后期的装配,显得有些“不堪重负”。    而这不仅是精益眼镜一家的烦恼,也是众多眼镜经营商共同的感受。    “有消费者认为,相比不少平价眼镜超市两三百元买一副眼镜的实惠,精益等眼镜店动辄上千元的价格显得获利颇丰。”湖北省眼镜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对长江商报记者说,其实这还是要看性价比,眼镜价格和进货渠道有关系,进的镜架、镜片廉价,卖出去当然便宜,加上在仪器、服务投入上的差别,自然会出现价格差异。    “平价眼镜对传统眼镜店的冲击并不大,主要还是消费市场的细分,毕竟买眼镜是一件有关眼部健康的事情,大部分人对待这种刚需还是比较谨慎。”上述负责人说,成本问题,不仅在传统眼镜店,平价眼镜也需面对同样的问题。商标遭抢注 精益品牌发展受限   相比成本激增利润下降如何“节流”的问题,精益眼镜在连锁经营品牌“开源”的问题上,更是一路荆棘。    上世纪40年代,张云桐的三女婿陈祖泳在汉口歆生路的原址上重新开了精益眼镜店。1956年,汉口精益眼镜店公私合营。    上世纪60年代,精益眼镜和另一家武汉百年老字号汉明眼镜合并,后又划归到武汉市商业局属下的武汉百货公司管理。时至80年代中期,新生眼镜店在武汉兴起,精益眼镜陈旧的设备和低效率运营模式,让精益首次出现危机。    1993年,精益与港商合资,成为首批合资经营者之一,随后,公司重金投入购置设备,连锁经营迅速扩张,到2000年前,精益眼镜连锁店扩至近50家,成为当时武汉市眼镜行业最大的连锁经营实体。2002年,国内企业迎来改制浪潮,精益眼镜也于当年完成改制,从国营合资转为民营企业国企参股。    “精益眼镜的连锁模式有直营和加盟两种。2000年至2004年间,因为加盟连锁经营扩张迅猛,管理跟不上,加上精益内部高管意见分歧,品牌加盟战略被迫搁浅。”徐锦宇介绍,这一停滞就是10年。    “最关键处,还是在于商标字号被北京一家公司抢注了。”徐锦宇无奈道。由于历史原因,“精益”商标被北京精益眼镜成功注册,全国其他城市的精益眼镜公司都没有获准再注册,武汉精益眼镜公司只有精益商标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最坏的结果,加盟店只用每年给总公司一笔品牌管理费,至于卖什么品牌,怎么卖,服务管理怎么做等等,精益公司则没有管理权。”徐锦宇说。    在武汉,精益是为数不多有自己的镜片加工厂的眼镜公司,但由于管理受限,镜片工厂的销路反而没有跟上品牌连锁扩张的步伐。在江苏丹阳、浙江温州、广东深圳等眼镜产地产业化发展的充分竞争下,精益眼镜自己的加工厂显得越发没有价格优势,效益每况愈下。    更严重的是,目前武汉和省内周边城市,都有很多眼镜店打着“精益”的旗号,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令精益的老字号形象受损,却无力去打假。    直至去年,精益眼镜再制订300多页的加盟管理办法,并在今年5月决定和第三方展开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放开对精益、汉明两个品牌的加盟许可,并致力于提升母体品牌形象。“先从省内其他城市扩张,再来占领武汉市场。一是要做到扩大市场占有率,在加盟店方面加强管理力度,保护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同时也要做好自营店服务管理,提升自身口碑。”徐锦宇说。行业性亏损愈演愈烈    从2011年至2013年,武汉市10家汉明喜来登眼睛店铺的营业额分别为4200万元、4500万元、3900万元,税后净利润仅为两三百万元,对于一家有240多名员工的公司来说,这实在是一份令人尴尬的财务报表。    就在去年初,尚未受地铁6号线施工影响的精益眼镜江汉路总店2013年全年虽销售达1700万,毛利近半,但除去280万门面租金和240万员工工资,以及设备折旧、管理成本等,净利润仅为5%左右,尚不足100万元。    然而,这个业绩相比行业均值,在当时还算名列前茅。湖北眼镜行业协会发布的《2013湖北眼镜消费调查报告》中显示,2013年,湖北市场共销售眼镜约500万副,总销售额约15亿元。全省2800家眼镜店,平均每家年销售额在50万元左右,每天配不到5副眼镜,每副眼镜均价在300元左右。    “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武汉佳视美眼镜总经理李日彪日前曾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这个白手起家、在武汉眼镜市场打拼了近30年的温州人,以善于营销、利润颇丰而闻名武汉眼镜圈,如今,他也感受到了行业的危机。    如果说中际眼镜、富康眼镜、阳光眼镜等武汉眼镜超市的“平价眼镜”策略是一次不痛不痒的冲击,那么互联网对眼镜经营商的冲撞则可谓由表及里。    来自湖北省眼镜行业协会发布的《2014湖北眼镜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至2014年末,湖北省有50%以上的初中生、70%以上的高中生需要矫正视力。去年全年,湖北市场共售出眼镜约550万副,同比增长10%,主要增长动力来自眼镜电商。    一方面,眼镜市场的刚需正在进一步扩大,而另一方面,传统眼镜店经营情况却江河日下。这种供需的矛盾的产生,来自于顾客的变化。汉明喜来登眼镜有限公司前任总经理李洪生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很可能被淘汰。”对此,李洪生十分担忧,“此外,近年来我们的顾客也有一定断层的情况,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现在的顾客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    内忧外患之中,不少传统眼镜商将目光锁定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上,希望借助互联网的风口,打一场翻身仗。

原视眼镜 发表于 2015-10-13 10:33

互联网对眼镜这个传统行业的冲击 越来越激烈了夹缝中求生存

偶遇2015 发表于 2015-10-13 11:28

夹缝中求生存

镜二代 发表于 2015-10-13 11:50

几百万的房租,眼镜就得当珠宝一样卖

feng2015 发表于 2015-10-13 12:06

是的,现在的眼镜生意越来越难做

鱼会唱歌 发表于 2015-10-13 12:28

大企业都做不好 那小企业就更难生存了

tls眼镜人 发表于 2015-10-13 18:04

太难了。继续下去,关门的还会很多

括弧笑笑 发表于 2015-10-13 20:30

几百万的铺租:'(:'(:'(:'(:'(:'(

mm111111 发表于 2015-10-13 20:48

300万的房租,想想都吓人

总想笑 发表于 2015-10-13 22:22

看来大多数人关注的是300的房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眼镜巨头陷经营困局 行业暴利已一去不复返